“好人有好報啊,老神醫一生行善,才能再次投胎做人。”
“幸好沒把這孩子給扔掉啊,老神醫轉世到我們家,這是多大的福分!”這主人家高興的手舞足蹈,一臉慶幸。
於是,雖是孩子,卻被這戶人家當祖宗一樣,尊敬有加。
而再次轉世為人的老神醫又開始繼續為人治病了,當人們熟知老神醫竟然轉世到隔壁村,而且擁有前世醫術,那更是紛紛踏破房門,目睹真容。
前世子孫,請老神醫回去,不過被拒絕了,老神醫說:“既然再世為人,這裏就是我的家了,你們也是我親人。”
連綿的戰亂,波及了太多太多的人,已經長大成人的老神醫,硬是從死神手上搶回來了無數條生命。
“我是一名醫者,我能給世人的也隻有這微薄的醫術。”老神醫看到無數救治的人們,搖頭歎息。
奈何世事無常,一些部落開始大肆抓捕壯丁送去戰爭前線。
那時候一片區域的壯丁是有名額的,必須要抓到多少才能達標,青壯年的老神醫最後還是沒能逃脫魔爪。
一心救濟世人的老神醫在送入戰爭前線後,就再也沒有了音訊,大家都不願意相信老神醫會有事。
直到新朝廷成立,以前被抓的壯丁有些都陸續回來了,人們翹首以盼老神醫也能回來,可是終究是一場夢而已,老神醫永遠也沒有回來了,隻留下了這一段傳說。
在東縣西岸住著姬氏家族幾戶人家,這幾戶用紅磚砌起圍牆,用青石壘起門弄,這條門弄因此稱為“姬厝裏”。
一年秋天的一個傍晚,姬大一家六口人正熱火朝天地討論去什麼地方請人看風水來為祖先造墳立碑。
姬大有三男一女,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姬大夫婦也不知聽誰的好。
此時,忽聽門外有人長歎一聲,頓時屋裏鴉雀無聲。
姬嫂開門出去,隻見家門外坐著一位渾身濕透的老人,冷得發抖。
姬嫂心善,上前扶老人進屋坐下,又進房拿兩套衣服,叫姬大替他更換,自己到廚房沏茶。
這位老人換上幹淨衣服,喝了熱茶後,開口說聲“謝謝!”便不省人事了。
姬大伸手摸他的額頭和手掌,覺得滾燙,知他是受了風寒發高燒,就把他扶到自己床上,叫姬嫂用毛巾浸冷水放在他的額頭上,自己連忙打傘出門請大夫。
經過姬大夫婦三天三夜輪流護理,給病人買藥、煎藥、喂藥,病人終於能起床了。
老人側身坐在床上,對姬大夫婦說了他的身世。
他姓黃,名沁仁,今年六十“歲,家住東縣北鄉葉厝地方。
前幾日乘船回家,船到半路遇上狂風暴雨,無法前行,隻好上岸,想等風雨停息後再乘船回家。誰知遭雨淋後他便發起高燒。
“若不是你們誠心相救,我早就命喪黃泉了。”老人說著就要下床,想叩頭謝恩。
姬大眼快,趕上前扶起說:“這事換別人也會這樣做的,何必行此大禮?”
姬嫂也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請問大哥,您年邁古稀,為何在外奔波,可否告知?”
老人說:“不瞞您說,我家世代祖傳風水術……”
姬大聽說他是幹這一行的,高興地說:“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謝天謝地!”
黃沁仁話沒講完,聽姬大說這話,一點頭緒也摸不著,便問:“不知大哥所指何事?為何這般高興?”
姬嫂回答說:“姬家祖先遺骨尚未入土,想出門請地理師來勘風水,大哥您不請自來,這難道不是蒼天有眼,姬家有望?我們能不高興嗎?”
黃沁仁聽後說:“我受你們救命之恩,自當報答,待我回家辦完急事後再來報答你們。”
姬大夫婦聽了十分喜歡。
又經過幾天治療和調養,黃沁仁基本康複,姬大夫婦一直送他到西岸渡口後,才分手道別。
黃沁仁回到家裏,對家人談及此事,熱淚縱橫。
黃沁仁之孫黃小童自告奮勇對爺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爺爺,您身體不好,讓我前往為恩公勘個能出將入相的風水寶地如何?”黃沁仁聽了欣慰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