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霸王之弓(1 / 2)

地處鄂豫皖交界的大別山山脈,山勢峻偉,綿延數百裏。其中有座鳳凰山,鳳凰山上有個鳳凰村。村因山而得名,不過一些茅草房子零零落落地散布在山腰上。

晨曦透過萬千枝葉,照射在鳳凰山山腰;透過窗戶,照射進一戶房子裏。這房子正對著窗戶有一張小床,小床上一個六七歲模樣的小男孩正盤腿坐著,雙手輕搭在膝蓋之上,雙目微閉,呼吸均勻。

一會兒,小男孩慢慢張開雙目,目光一瞬不動地看著眼前的窗戶。順著目光看去,窗戶並沒有什麼特別,可小男孩卻好似津津有味,聚精會神。仔細一看,卻見窗格上一隻蠶豆大小的甲蟲,靜靜地被一根細線吊在窗框上。

小男孩如漆雙眸瞪著甲蟲,心中默念口訣。漸漸地雙眸明澈如水,精光外放。甲蟲在他的眼中漸漸放大,一直到拳頭般大小,甲蟲的甲殼、細腿都變得清晰多了,甚至連甲殼上的紋路都依稀可見。又過片刻,小男孩才又慢慢閉上眼睛。

這小男孩名叫豐月山。

小月山睜開眼從床上下來,從床邊拿起一根小木棍,來到屋前空地,一個三十來歲大漢正在空地上練習槍法。一根亮銀槍舞得是赫赫生風。小月山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一聲不吭。

這大漢,正是小月山的父親,名叫豐柏,字長青。乃鳳凰村中的獵戶,射得一手好箭。在鳳凰山方圓數十裏內被喚作“神箭豐”。乃上古蓬蒙之後,世代擅射。

曾參軍戍守邊關,一把五石長弓令韃虜聞風喪膽,立功無數。但從軍十年還隻是七品把總,一直得不到升遷,還飽受上官欺壓。前年推說家中老母病危,辭官歸鄉。本想憑自己一身本事,守備大人肯定不允。不料,第二日批文便下達,甚至賜其紋銀百兩及所乘之軍馬,以資回鄉。豐柏一氣之下,便回到鄉裏,安家娶妻,侍奉老母。

豐柏將一套槍法練完收槍,便對小月山道:“山兒來了,先將棍法演習一遍。”小月山行至場中立好,隨之手中小木棍揮舞起來。“魚躍龍門!力辟華山!直搗黃龍!老樹盤根!……”隨著一聲聲輕喝,一招招棍法有模有樣的練起來。一套少林三十六路棍法練完已是細汗涔涔。

小月山一點頭,褒獎道:“練得不錯。這棍法,最講究發力。力源於足,達於腰,而至於臂手。眼至而力達,意動而身隨。但又非運棍全程發力,而是在著力點瞬間爆發。這樣的棍法才是上乘棍法,才能於萬軍叢中開闔四方,遊刃有餘。”

小月山想了一會,才點了點頭,“嗯”了一聲。其實他也是似懂非懂。但這卻不影響他的勤學苦練,隻是略想一下,又從頭練習起那三十六路棍法。豐柏邊看邊露出滿意地微笑。

小月山又一遍練完,看向父親。豐柏道:“累不累?”小月山抹了一下額頭的細汗,搖搖頭道:“不累。我還能練。”

豐柏“哈哈”大笑道:“不愧是我豐柏的兒子,有股子韌勁。那再來一遍,不過這一遍,你來攻擊我的槍把,用力爆發,明白嗎?”小月山一聽來勁了,一直都是空練,純粹是對著空氣用勁。這次有實物可劈,還是頭一次呢。

接著父子倆便對麵而立,小月山手中木棍興奮地揮舞起來,忽急忽緩,忽左忽右,倒不全是按套路使用。而豐柏倒提長槍,配合著小月山揮棍。隻聽棍槍相碰時發出的“劈裏啪啦”的聲響,如爆豆般,越來越急,越來越響。

盞茶工夫後,豐柏見兒子漸露疲態,便慢慢放緩節奏,逐漸停下。道:“好了,今天就到這裏吧。一起去練練石鎖吧。”言罷便將長槍靠在牆上,然後走到空地的一端。在那裏,擺放著五對石鎖,依個兒由矮到高排列著,分別是一隻三十斤、五十斤、一百斤,二百斤,三百斤。

豐柏行至三百斤的石鎖前,先是揮舞幾下拳腳,然後吐氣開聲,兩腳分立,雙手各拎一隻石鎖提了起來,提至胸前,又將石鎖向兩邊撐開,再收至胸前,再前後撐開;又收至胸前,再前後撐開;收到胸前,向頭頂舉起……如此反複,共有八九次之多。

這時候,小月山也是同父親一樣動作,隻不過他提的石鎖是三十斤一隻的。這石鎖,他去年的時候還隻能雙手提起,現在已經能單手提起了,隻不過撐開的動作做得很不到位,更不能舉起。八九次之後,手臂酸得要命,全身也很僵硬,幾乎要癱倒在地。一屁股坐在石鎖上,看向父親方向,一排一個比一個高的石鎖,真有點怕怕的感覺。

而這時,豐柏已經走到二百斤石鎖前,輕鬆提起二百斤石鎖,竟然將石鎖當作拳頭,使出一套太祖長拳來,石鎖竟然是虎虎生風。看得小月山滿眼都是小星星,好生羨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