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美國還有個叫“暗殺市場”的眾籌網站居然允許匿名用戶用比特幣來買某個政府官員的人頭!像奧巴馬的懸賞金額是40個比特幣,天啊,這也太嚇人了吧!
死穴四:政府打壓
第四,正是由於比特幣的匿名性可能導致那麼多犯罪問題,因此各國政府就有了更加名正言順的理由來打壓限製比特幣。比如毗鄰金三角的泰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明確宣布比特幣非法的國家,就是希望能一勞永逸地斬斷比特幣販毒的空間。
可就算沒有這個問題,各國政府對待比特幣也肯定沒有好臉色。你想,比特幣的理論根基就是希望能像當年的主權信用貨幣顛覆黃金一樣,有朝一日能夠徹底顛覆主權信用貨幣,成為全世界的通用貨幣。可貨幣發行權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絕對不允許觸碰的底線。
比如在中國境內,人民幣就是具有法償性的唯一法定貨幣。所謂的法償性就是你隻要在中國境內買東西就必須用人民幣付錢。反過來說,顧客用人民幣付賬,商家也不能以任何理由拒收,你要敢說我不收人民幣,隻收美元,或者我隻收比特幣,不好意思,你違法了。
盡管比特幣作為第一個成型的試驗品,才呱呱墜地沒幾年,也就是一群組織鬆散的網民自己在那裏瞎搗鼓,根本不成氣候,完全不是政府的對手。但毛爺爺說得好,星星之火也可能會燎原,政府說心裏話多少也有點擔心,最好在繈褓裏就把比特幣這個潛在威脅給弄死。
可畢竟比特幣是一種很有意義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嚐試,很少有國家好意思像泰國那樣直接一棒子打死,所以今天大部分國家對比特幣的態度都比較曖昧,既不承認比特幣是一種正兒八經的貨幣,也沒有直接把你弄死。
比如以色列政府表示目前尚未承認比特幣為官方貨幣,但政府正考慮對比特幣的盈利征稅,你看,已經想著雁過拔毛了;再比如美國政府隻是宣布比特幣合法,而美國各州政府對比特幣的態度則是五花八門;走在最前麵的德國政府雖然承認比特幣為記賬單位,可以作為私人貨幣,用於私人之間的交易,但並非虛擬貨幣,不屬於法定支付手段。
而中國政府則早就明確了比特幣的身份是一種特定的虛擬資產,不是虛擬貨幣,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央行還規定包括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在內的所有金融機構都不得給客戶提供比特幣支付或結算服務,這就等於名義上宣布比特幣合法,實際上徹底斷送了比特幣成為真正的貨幣,有朝一日挑戰人民幣地位的可能。
因為虛擬資產的意思就是和Q幣還有魔獸世界裏的極品裝備一樣。法律上,隻允許你用人民幣去買Q幣,不允許用Q幣換回人民幣。說白了,如果大家都愛玩魔獸世界,那魔獸裏的裝備就很值錢,但如果以後大家都不玩魔獸了,那你遊戲賬號裏的裝備就一錢不值。
另外美國還有個叫“暗殺市場”的眾籌網站居然允許匿名用戶用比特幣來買某個政府官員的人頭!像奧巴馬的懸賞金額是40個比特幣,天啊,這也太嚇人了吧!
死穴四:政府打壓
第四,正是由於比特幣的匿名性可能導致那麼多犯罪問題,因此各國政府就有了更加名正言順的理由來打壓限製比特幣。比如毗鄰金三角的泰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明確宣布比特幣非法的國家,就是希望能一勞永逸地斬斷比特幣販毒的空間。
可就算沒有這個問題,各國政府對待比特幣也肯定沒有好臉色。你想,比特幣的理論根基就是希望能像當年的主權信用貨幣顛覆黃金一樣,有朝一日能夠徹底顛覆主權信用貨幣,成為全世界的通用貨幣。可貨幣發行權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絕對不允許觸碰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