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為何眾籌創業更易失敗?(2 / 2)

為何眾籌創業更易失敗

話說回來,上麵說的娛樂寶、百發有戲包括《羅輯思維》的會員招募,這些都還屬於興趣型眾籌,你隻要投一點小錢,圖個樂嗬,就算虧了,對你生活也沒太大影響。但更普遍意義上的創業型眾籌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實打實的投資,實打實的生意。

記得有位女性作家說過,每個女孩內心深處都駐紮著一個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店的夢想。以前敢把夢想變為現實的女孩少之又少,因為既沒那麼多本錢開店,也沒那麼多精力打理。

但借助眾籌的力量,2013年8月,66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海歸白富美,每人投資兩萬元,共籌集132萬在北京建外SOHO開了一家被稱為“史上最多美女股東”的咖啡館,名叫Her Coffee。

然而開業不到一年,卻傳出因持續虧損,可能不得不關門歇業的悲摧消息。因為雖然當初眾籌開店時所有人都說這是為了實現內心的夢想,給大家一個聚會的場所,形成可持續的人脈網絡,並不以盈利為目的,但盈不盈利無所謂並不代表虧錢也無所謂!

虧錢的第一個原因在於盡管咖啡店有66位老板,可這66個老板都有自己本職工作,而且大多工作繁忙,根本無暇打理咖啡店,即使周末偶爾來咖啡店,往往也是帶朋友來獵奇,很少能真正對咖啡店的經營有所幫助。

原因二是當麵臨經營不善時,由於股東太多,權力分散,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思路,到最後難以對咖啡店的發展形成統一認識,導致運營與管理混亂。

三是隔行如隔山,有資金、有激情不代表有經驗、會管理,開咖啡店要開到像星巴克那麼牛逼,也不是容易的事。

你以為星巴克賣的是咖啡嗎?錯了!一杯咖啡才幾個錢?它真正賣的是品牌,是休閑,是體驗,是情調,是身份認同……因此咖啡館的選址、裝修風格、咖啡豆選料、店鋪定位、員工管理、咖啡烘焙技術以及其他配餐的選擇和口味都非常有講究,一個環節出問題可能生意就失敗了。

眾籌創業,三思而後投資

但許多人決定眾籌咖啡店並不是真正看好咖啡店這種商業形態的“錢”景,而隻是為了圓自己內心的夢想,經營上隻要不虧錢就行,那失敗的概率自然比那些完全把開店當成投資,想方設法要實現盈利的純商業投資模式要高得多。

結果我們發現,許多眾籌起來的店鋪開張時,夢想迎風啟航,一眾投資人熱血沸騰,但很快就遭遇經營不善、股東們眾口難調的局麵。說到底,這種創業型眾籌本質上就是一種低門檻的創業風險投資。互聯網改變了資金籌集的方式,卻絲毫沒有減少創業過程中要麵臨的風險。

除了經營上的風險外,眾籌融資還存在法律風險。主要是目前我國尚未對眾籌這種融資行為有明確的法律界定,眾籌與非法集資往往一牆之隔。更嚴重的是由此帶來的道德風險,也就是如何確保投資者權益不受侵害。

因為眾籌經常采用股份代持模式,就是我明明有眾籌公司的股份,但為了規避法律規定,沒有把我的名字寫在股東名冊上,成了隱名股東,然後我委托其中一個股東幫我代持。這種模式下,就有可能出現代持人未經你同意,擅自轉讓你的股權或轉移公司資產。

另外實際操作中,由於眾籌股東在地理上非常分散,中小股東很難對整個資金鏈運作進行監管,即使明知籌資人未按承諾用途運用資金,也很難製止。換句話說,即使有人就是想通過眾籌圈錢跑路,投資人也很難進行預防和幹預。

總之,對眾籌來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你對創業型眾籌感興趣,還請三思而後投資。

力哥理財物語:

看上去很美的眾籌,風險並不低。

思考:

互聯網時代,如何才能把興趣(愛)變為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