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決戰(1 / 2)

解決了英國人的海上力量之後,剩下的戰鬥簡直順利到乏善可陳。沒有了鐵甲戰艦的保護,英國人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機槍在秦軍的機槍和擲彈筒以及艦炮的覆蓋下,根本沒有掀起什麼浪花。

在日落之前,包括黑狐島在內的三個島嶼都被秦軍占領,上麵駐守的英軍全軍覆沒,島上的原住民全部都解放出來。

消息傳到了後方統帥部,冉武振奮之餘下令一方麵鞏固戰果,一方麵繼續派遣更多的軍力繼續向前擴展。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內,國防軍依靠著鐵甲戰艦強大的威力幾乎是摧枯拉朽一般將英國人占領的原始島嶼全部占領,而英軍方麵損失慘重。

光是被擊沉的鐵甲戰艦六艘,陣亡士兵八百多人,被秦軍俘虜的超過兩千人。

秦軍步步為營,不斷鞏固占領的原始島嶼,觸角不斷向外延伸,兩個月後秦軍最前線已經距離英軍在海外的大本營獅子島不到兩百海裏了。

英軍節節敗退,終於開始正視秦軍的海上力量了。英國人意識到這個古老神秘的東方帝國強大的不僅僅是陸軍,他們的海軍同樣強大到令人窒息。

英國人想破腦袋都想不通,在三個月之前秦軍的海上力量還無法與己方抗衡,他們沒有連發火槍,沒有蒸汽動力的鐵甲戰艦,沒有更先進的火炮。

可是為什麼短短三個月時間,他們就發生了這麼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力量突飛猛進,已經超越了己方,對己方形成了壓倒性的攻勢,這實在匪夷所思。

英國遠東軍最高統帥部急忙召開高層會議,商討如何對付那個越來越咄咄逼人的東方帝國。

有人認為東方帝國已經強大到難以戰勝,再打下去隻會葬送更多的英國士兵的生命,不如放棄在東方取得的殖民地,撤回英國本土。

有人則認為短短時間內大秦帝國不可能擁有真正可以跟英帝國抗衡的力量,他們目前的態勢隻是虛張聲勢,就是想嚇唬己方撤退,所以應該繼續跟他們戰鬥下去,以大英帝國的底蘊絕對可以把他們熬死。

也有人認為與其如此,不如集中英軍在遠東的所有力量與秦軍進行一場大決戰,成則一舉擊敗秦軍,從而一雪前恥,並且奠定大英帝國在東方的霸主地位。

敗了的話那說明那個東方帝國已經無可戰勝,那就撤回本土,以後等到實力恢複了再卷土重來。

擔任遠東最高統帥的菲利普親王最終采用了第三種建議,打算集中所有力量與秦軍進行一次大決戰,一戰見分曉。

秦軍這邊,雖然也在做著和英國人長期爭奪的準備,但是無論上至皇帝,下旨普通將領都是希望能夠一舉掃蕩英國人在東方的力量,徹底把英國人趕回本土。

按照皇帝陛下的說法就是東方是秦人的東方,英國佬要麼滾要麼死。

目前步步緊逼的態勢就是逼著英國人決戰。

各種情報從各種途徑不斷的傳回來,參謀部緊張的分析之後,英國人決戰的意圖已經越來越明顯。

“元帥,按照情報分析,英國人打算把戰場擺在這裏。”鄭森站在一副海域圖之前對冉武介紹道。

冉武仔細的看了看他指的位置,問道:“這個海域是處於獅子國,爪哇島和琉球國之間,看來英國佬是想著進可攻退可守。”

“元帥慧眼,英國佬定然是打的這個主意。”鄭森點頭道。

“你有什麼想法?”冉武看著身旁這個年輕穩重的海軍少將問道。

“元帥,我的意見很簡單。我們按照我們的想法打。英國佬選擇的這個戰場對他們有利,那我們就選擇一個對我們有利的戰場。要帶節奏,也是我們來帶節奏。”鄭森自信的回答道。

“那你選擇的戰場在哪裏?”冉武眼中精光閃爍,看著鄭森沉聲問道。

“這裏。這片海域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卻是一片非常適合決戰的戰場。”鄭森手指著海域圖上一片海域侃侃而談。

“元帥,諸位將軍,請看。這裏距離琉球國不到八十海裏。但是距離爪哇國卻有足足三百多海裏,距離獅子國有四百多海裏。據我所知,琉球國多產白銀,英國人在這裏囤積了大量的財富。如果我們做出一副攻擊爪哇國的態勢,英國人必然來救。那麼此地就是必經之路,我們就在這裏設下埋伏,等英國人一頭鑽進我們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