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統計,這一場大決戰從開始到徹底結束不到五天時間,英軍在遠東的力量可以說是損失殆盡,上百艘戰艦或被擊沉或被俘虜,五千多名英軍士兵陣亡,被俘者在兩萬左右。
而秦軍的陣亡比例則不到英軍的十分之一,可以說是一場毫無疑問的大捷。
這其中還不包括繳獲的各類物資,以及英國人這些年搜刮囤積的金銀財富等更是不計其數。
經過這一戰,英帝國的勢力徹底被趕出了東方,再也無力在東方擴張了。
相對應的,大秦帝國勢力範圍急劇擴大,新占領海域麵積超過萬裏不止,納入大秦治下的新增人口超過五十萬之多。
雖然比起國內人口不算多,但是對於這些零散分布在海島上的原始居民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了。
獅子島大捷的消息傳回大秦國內,朝廷上下一片歡騰,作為大秦皇帝,江川的聲望更上一層樓,萬歲之呼不絕於耳。
在江川獎勵軍功,提倡商業發展,鼓勵耕種等多項政策的影響下,大秦自上而下都逐漸被激發出了對外擴展的心思。
對於商人來說,有了更多的銷售市場,利潤會更加豐厚。對於農民來說,有了更多可以耕作的土地。對於士兵來說,不斷的對外擴張就意味著源源不斷的軍功,而軍功則意味著可以不斷的向上攀登。
更多的土地意味著可以設置更多的衙門和官職,官僚階層自然更加支持。
海外各種便宜的原材料也源源不斷的送回國內,更進一步的刺激了國內的製造業。
江南很多沿海城市湧現出了大大小小各類作坊,織布作坊,絲綢作坊,成衣作坊,方方麵麵的的作坊都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了。
很多城市的閑散人員都搖身一變成了作坊工人。
而與此同時,大秦皇家科學院也在不斷的研製各種新式機器,比如各種新式織布機,刺繡機等等都已經出現,並且很快就被那些商人搶購一空。
生產工具的革新進一步的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各類作坊也迎來了行業的洗牌整合,更大規模的作坊開始出現,甚至已經有了西方工廠的影子。
商品經濟不斷發展,朝廷收入也是水漲船高。南來北往,海內海外的交流通商越來越頻繁,整個天下都是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
這時候,交通對於經濟發展的製約越來越明顯。因此,皇帝又適時推出了修路的國策,喊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順應民意,受到了上上下下的支持。
水泥的發明為道路快速硬化提供了基礎,在官府組建的施工隊的努力下,以京師為核心,一條條平坦寬敞的水泥道路輻射四方。
因此又催生了水泥行業的火熱發展。
武德十二年,第一輛民用汽車正式研究成功,通過測試後推向市場。
武德十五年,第一輛采用蒸汽動力的火車在京師附近開始試運行。
武德二十年,全國鐵路裏程已經達到了一萬裏,而且這個速度還在不斷提升當中。
武德三十年,大秦武德皇帝禪位給太子江遠帆,自稱太上皇。
新皇即位,改次年為廣興元年。
京師城外,一輛帶著六節車廂的綠皮火車沿著鐵軌隆隆開了過來。
在第一節車廂的一個靠窗的座位上,一位看著三十多歲,神態不怒自威的男子看著窗外掠過的田野,轉頭對旁邊一位清爽幹練,眉眼酷似自己的年輕男子道:“兒子,大秦帝國這列火車我已經給你帶上了軌道,至於它能跑多遠,奔向何方,那就要看你了。”
“父親,兒子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年輕人輕聲說道,目光堅毅無比。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