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測不準的原因在於我們的觀測行為本身就會對微觀粒子產生影響,我們不可能以一個中立的、第三方的、孑然世外的、絕對不會影響被觀測對象的角度進行觀測。這其實已經是一個哲學問題了,不是很容易理解。但如果把測不準定律放到股市上就很好理解了。
因為股市每天的漲跌是由千百萬股民的買賣所共同決定的,每一個發表股市預測觀點的專家都是市場的一分子,他本身就是股民,想在股市裏賺錢,他的觀點又會影響其他股民的買賣行為,這些買賣行為的改變實際上又會影響到市場的走勢,而市場的走勢,反過來又會改變這些股民和專家對市場的看法,進而再次改變他們的投資決策,所以這就導致我們這些股市的分析者和預測者與股市本身的走勢之間會產生很複雜、很微妙,剪不斷理還亂的互動,或者叫互相影響。就像我們對微觀粒子的觀測行為和微觀粒子本身的狀態會產生相互影響一樣。
哈耶克說得沒錯,這個市場真的太複雜了,變數太多了,什麼基本麵、資金麵、技術麵、消息麵、政策麵、情緒麵……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沒有人可以麵麵俱到,更何況所有這些麵隨時都在互相影響並不斷變化,根本不可能有一種理論能把這麼多千變萬化的參數都考慮進去,那結果可不就是股市永遠測不準了嗎?
記得2009年開兩會的時候,幾乎所有代表委員都言必稱金融危機。記者抓到一個經濟學家就問中國經濟何時能複蘇,世界經濟何時能見底。然後各路經濟學家就在那裏侃侃而談,說我認為這次金融危機如何如何,未來經濟走勢如何如何……
但當記者問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老先生時,他卻冷冷地回答說:“不知道,我沒辦法算命”。
風隨著意思吹
吳敬璉說出了經濟學的本質,那就是經濟學不是用來預測經濟走勢的,而是用來分析總結人類的經濟行為,並給未來人們和政府的經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僅此而已。那些整天跑場子、開講座、預測中國經濟走勢的經濟學家,無非就是利用自己的名氣和民眾的無知,把自己打扮成算命先生拚命撈錢罷了。
預測股市和預測經濟一樣,說白了和算命先生撥撥手指頭給人算命沒什麼本質區別。要問股市明天是漲還是跌,我想起了Bob Dylan的那首歌:“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聲音,看見豬都被吹上了天,卻不知道風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一樣的道理,你知道股市會漲會跌,但你不知道股市為什麼漲為什麼跌。你知道牛市一定會來,但你不知道牛市什麼時候會來。
同樣的邏輯,既可以用來證明股市會上漲,也能用來證明股市會下跌。比如說央行之前的非對稱降息,你說股市到底應該漲還是跌呢?
不知道。因為首先,影響股市的因素太多了,如果降息利好股市,正好有其他不利於股市的消息出現,股市也可能會跌。
其次,降息本身既可以解釋成有利於股市,也可以解釋成不利於股市。
你看,降息會降低餘額寶之類的市場無風險收益水平,刺激更多資金進入股市博取更高收益,利好股市;但正是由於宏觀經濟不給力央行才想降息刺激經濟,經濟不佳便意味著上市公司的賺錢能力變差了,業績變差了,不就利空股市了嗎?可雖然經濟表現不佳,但降息會提高經濟向好的預期並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從而可能讓上市公司未來業績變得更好,利好股市吧;可降息的同時又提高了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意味著銀行間的競爭更激烈了,存貸差更小了,盈利能力更差了,明顯不利於銀行股,而銀行股又是股市中規模最大的一個行業,顯然又不利於股市;但再反過來說,非對稱降息所體現出的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加速,彰顯了金融改革紅利,利好民營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對這些板塊的股票顯然是好消息。
那我請問你,降息對股市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呢?
力哥理財物語:時間是驗證宇宙一切的法則,時間賦予事物存在的意義。
警句: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聲音,卻不知道風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