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雲『潮』退去,樹冠下方出現一條光帶,如輕紗曼舞,煙雲繚繞,緩緩飄向遠方。晃眼看去,兩條星河交相輝映,也不知是天河之水流到了樹上,還是枝頭落花飛到了天邊。
人們捧著盛滿清水的琉璃盞走出樹屋,聚集在祭壇周圍。昆侖百獸也被建木強大的靈氣吸引,紛紛湧了過來。
凶猛的窮奇邁著沉重的步子來到一個『婦』人身邊,收斂全身羽『毛』,溫順的蹲下。『婦』人懷中的孩子見了,伸手拍拍它腦袋。窮奇半眯著眼睛,發出一聲溫柔的低吼。
岩坎老人身著彩衣,手拄神杖站在祭壇正中。他眼眸深邃,充滿智慧,銀『色』的胡須垂在胸前,隨著呼吸一起一伏。古老的頌歌從他口中唱出,充滿了對自然的熱愛,對先祖的崇敬。
忽然,他把神杖向上一伸,大聲喊道:“孩子們,讓我們舉起手中的燈盞,接受建木的饋贈吧!”
人們不約而同將琉璃盞捧在胸前,喃喃禱祝,仿佛在等待什麼降臨。
哪吒扯了扯楊戩的衣袖,悄悄問道:“這是在做什麼?”
楊戩閉著眼睛,沒有回答。哪吒無法,隻得依葫蘆畫瓢,耐心等待結果。
人一旦閉上雙眼,聽覺就變得異常敏銳,風聲、水聲,蟲鳴,昆侖山上各種美妙的聲音交織成一首動聽的樂曲,在眾人耳邊回『蕩』。忽然,四周變得格外安靜,頭頂隱約傳來花開的聲音,輕柔似愛人在耳邊呢喃,舒緩如春風拂過心田,讓人感到無比安詳與滿足。
也不知過了多久,仿佛一世,又仿佛一瞬,哪吒偷偷把眼睛睜開一條縫,驚喜的發現琉璃盞中,一朵透明的花在悄然綻放。
如同滴墨入水一般,那花起初隻是一枚光點,隨著時間推移,光點漸漸拉長,變成一顆水滴。水滴上圓下尖,宛如花骨朵兒。
忽然,一片花瓣蹦了出來,緊接著又是一片,脈絡如絲,姿態優美,每一層花瓣暈開,都令那一泓清泉為之『蕩』漾。
待到花朵完全綻放,盞中之水也凝結成冰。冰燈並不寒冷,反倒令人渾身溫暖。
花為燈芯,凝水成冰,人們手中的燈陸續亮起,很快便連成一片燦爛星海。
岩坎老人的聲音再次響起:“建木賜予我們光明,為我們驅散恐懼、指引方向。願我們手中燈火不滅,願我們的家園永世安寧!”
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男女老少手舉明燈,圍著祭壇載歌載舞。哪吒和楊戩也被熱情的姑娘小夥拉進了狂歡的隊伍。
跳著跳著,人們向外散開,將哪吒圍在中間。
楊戩擠過去一看,不禁笑出聲來——這家夥當真是玩瘋了,居然把混周營那些年學的《大武》拿出來顯擺!
這舞蹈乃是周公旦整理修訂而成,僅獨舞一段便慷鏘有力,氣勢如虹,頗有大將領兵之風。族人向來尚武,難怪會看得如癡如醉。
猶記得武王登基前夕,周公排練大武之時,哪吒和天化就身披舞衣,頭戴麵具,混在眾舞者當中過了把癮。
隻可惜,舞者手中缺了點東西。
楊戩略一沉『吟』,變出一根三尺有餘的長鞭,拋給哪吒,自己則示意鼓手退到一邊,親自為哪吒擊鼓奏樂。
長鞭入手,發揚蹈厲,隨著鼓點越來越密,舞已經變成了武。眼前的少年仿佛又回到從前,化身為統領千軍的正印先鋒。
一曲舞畢,哪吒已是麵『色』微紅。楊戩將他迎回,替他擦去額頭上的汗珠,笑道:“舞跳得不錯,不枉你給天化當了這麼久的陪練。”
楊戩所說的陪練,乃是哪吒不堪回首的一段往事。天化作為侯王子弟,必須學習六藝,他卻本著“一人倒黴不如大家倒黴”的禍害精神,硬把哪吒拉去當了陪練。
對於兩個血氣方剛的小鬼來說,『射』禦不過手到擒來,但禮樂和書數就……
武成王向來以嚴苛著稱,每次學習結束,都能讓他倆脫一層皮。二人靠在一起唉聲歎氣的模樣,楊戩至今記憶猶新。
見楊戩調侃自己,哪吒也不示弱,回敬道:“鼓打得不錯,不枉你在後方催了這麼久的軍糧!”
族中小夥哪裏肯放過哪吒,紛紛圍了過來,七嘴八舌讚個不停,有的甚至向他討教招式,要拜他為師。忽然,有人提議道:“李兄弟如果能參加待會的逐星大賽,那才有趣呢!”
“不行不行,李兄弟身手這麼好,如果參加比賽,我們不就沒戲了?”
“怎麼,慫了?”
“誰慫了?慫就不是建木的子民!”
逐星大賽是祭祀後的助興節目,也是族中青年男子證明自己實力的最好時機,相當於中原地區的成人禮。楊戩自幼離家,錯過了這個重要儀式,所以必須參加。哪吒雖是客人,但對族人有救命之恩,故而也可前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