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決斷(1 / 2)

方朝清到了崔珍娘的院子, 便聽下人說張老相公還沒有離開。

他頓了頓,還是走了進去。繞過院中影壁, 不遠處便是相對而坐的祖孫兩人。

張老相公喝著茶, 一杯又一杯如同牛飲,崔珍娘便不停地給他煮茶倒茶, 祖孫二人幾乎不說話,偶爾崔珍娘或張老相公提起話頭, 也聊不了幾句便莫名地中斷了,仿佛話不投機半句多,氣氛有種奇怪地僵滯。

方朝清上前走了幾步,崔珍娘便立刻看到了他,驚喜地喊道:“清郎!”

瞬間鮮活的表情, 比之麵對張老相公時的木楞模樣卻是判若雲泥。

同樣是看到方朝清,張老相公卻是胡子一撅,眼睛一瞪:“你來做什麼?滾出去!”

崔珍娘揚起的嘴角陡然一垂,木然地看向張老相公:“外公。”

她柔柔地喚著,聲音輕柔, 卻有種不容拒絕的命令意味, 讓張老相公頓時愣了一下。

“外公, 我知道您還因為當年的事怨恨我,怨恨清郎, 但……當年之事, 誰也不想那樣, 清郎也是無辜的, 還請……您不要再遷怒責怪他了。另外,您說的事我已經知曉,過幾日,我會去祭拜母親,也會去張家祭拜外祖母的,您若無事,便請先離去吧……我過得很好,您不必擔心。”

崔珍娘徐徐說完,便含笑看著張老相公,原本方朝清來之前還要給張老相公繼續倒茶的動作,也沒有了再繼續的意思。

這是擺明了要送客了。

外孫女對外祖父說出這樣的話,不僅失禮,而且可以說相當不給人麵子了。

張老相公卻沒有像對待方朝清那樣立即勃然大怒。

他隻是有些不敢相信似的看向崔珍娘,直到看到她臉上的笑容,確認了她並非玩笑後,才愣愣地半張著口,旋即像是被人抽去渾身的力氣般,圓圓胖胖的肩頭都垂了下來。

他站起身,聲音微微沙啞:“你……別忘記就行。你娘就你一個女兒,你離京五年,每年你娘的忌日,就隻有你爹和我這把老骨頭去看她,也沒個小輩給她燒紙,她那麼喜歡熱鬧的『性』子,該多寂寞啊……你記不記得,你小時候她就總念叨著再生個孩子,孩子多才熱鬧啊,可一直沒能——” 張老相公眼神放空,陷入回憶般念叨著。

然而,“外公!”崔珍娘發出尖利的叫喊,陡然將他的回憶打斷。

張老相公愣愣地看她,便見崔珍娘嘴唇緊抿,聲音顫抖:“外公,您別說了……”

“母親在我心中,從不敢忘卻。求您……不要再說過去的事了,您每說一句……我都愈發痛苦……”她低下頭,雙肩顫抖著,仿佛被不堪沉重的痛苦壓身般漸漸低下身去。

張老相公嘴唇張了又闔,終究沒有說出話來。

他起身,胖胖的腰微微佝僂著,比之之前中氣十足的模樣,仿佛一下老了十歲。

“不說了不說了,你……記著她就好。”他擺著手說了這一句,便慢慢地走了出去,也不看方朝清一眼,方朝清朝他問好,他也沒聽見一般,隻徑自走了出去。

看離開的方向,分明是走向崔夫人生前居住的院子——崔夫人過世後,崔相便因難以承受日日睹物思人的痛苦,而搬出了原本與崔夫人共住的院落。

直到張老相公的背影完全消失,方朝清才將目光收回。

崔夫人臨去世前隻囑托他娶她的女兒,照顧她一生一世,滿滿都是對女兒的擔憂,然而,她一離世,留下的牽掛何止崔珍娘一個?

張老相公與其亡妻恩愛甚篤,三子一女皆是亡妻所出,因而對子女,尤其是唯一的女兒崔夫人甚是寵愛,哪怕崔夫人容貌平平,甚至後來又生下容貌畸形的崔珍娘,因而暗地裏飽受詬病譏諷,張老相公卻也始終護著女兒。

當年崔夫人去世,方朝清第一次見張老相公時,他守著崔夫人的屍身,哭地涕淚橫流,見了方朝清,便揮舞著拐杖打他,方朝清不躲不避,他卻隻打了幾下,便力竭一般,扔了拐杖,又踉蹌著跑到女兒屍身旁痛哭。

之後,方朝清與崔珍娘在崔夫人熱孝未過便成親,張老相公沒有來,隻是據說在家中砸碎了無數杯盤碗碟。

次日,崔相便宣布與崔珍娘義絕,再之後沒幾天,方朝清和崔珍娘便離開了京城,幾年不聞京城的消息。

自然也就沒再見過張老相公。

這次見麵,不過是第二次。

張老相公與崔珍娘相處的情形,則是第一次見到。

腦中回想著方才所聞所見,方朝清一時有些怔忡。

他背負著崔夫人的命,便也一並背負了她的牽掛和責任,他曾經以為自己能夠很好的完成自己的承諾。

然而,不論實際情形如何,一味盲從地遵守承諾,甚至違背了承諾之人的本願,真的是最好的做法麼?

方朝清看向崔珍娘,目光一時複雜難辨。

而此時,崔珍娘已經滿臉笑容,欣喜地看著他,“清郎,你幾時回來的?怎麼也不知會我一聲,我好叫人準備你愛吃的菜,馬上就用午飯了,也不知來不來得及……”她絮絮地說著,因為不能及時準備方朝清愛吃的飯菜而有些焦急還有些自責,轉著圈就要找人馬上通知廚娘改換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