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白玉京(1 / 2)

舊皇駕崩,七天後登基大典準備就緒, 新皇繼位。

禮部尚書給尚書閣遞折子, 奏請即位。宮中正門垂簾, 意味著大喪之事暫停,太子粟到保和殿降輿,又到中和殿升座, 此時群臣百官隨行,向皇輿行禮,跪拜。

待禮畢後, 官員各自站好,禮部尚書行使職責, 在太子粟麵前再奏請要即皇帝位, 皇輿轉向太和殿,新皇頭戴十二旒冠冕進入殿中, 太監們口稱“升寶座”手拿各『色』玉器相隨其後, 大禮之中太子粟穩步登上金階,即皇帝位。

且因喪期, 午門上鳴鍾鼓,而不奏大樂。群臣依次排列向前, 行三跪九叩之禮。大學士孟盛高將詔書捧出,交禮部尚書捧詔書, 再交禮部司官,群臣百官緊跟其後,隨詔書出午門, 將詔書放在龍亭內,二十八的儀衛抬著龍亭,置於白玉京都城城樓上頒布。

登基大典已畢,文武百官魚貫而出。孟盛高不跟同僚同行,步子越走越慢,他出城門的時候停住腳步,下意識地攏了攏喪服的袖子,抬頭仰天看。

白玉京這日的天空竟是陰蒙蒙的。

不覺旁人也正在瞧他。外宮牆處,國師李思茂指著自己的徒子徒孫擺放東西,說著易經八卦的位置。這會兒見孟大學士出來,趕忙上前兩手相抱,行了個拱手禮。

李思茂頭戴五嶽山形頭冠,身著紫『色』道袍,在道袍之外束以環裙,再把鶴氅、罡衣等加罩在外麵,又穿了一雙彩錦淺幫,繡製雲紋圓頭鞋,全身上下綴著罕見的寶石珠翠。

在大喪之期,穿的這般張揚。

孟盛高笑著回了個禮。“李國師聖眷不衰,還是這般忙。”滿朝文武私下議論,先皇的身體近年來越發虛弱,就是吃了這雜『毛』老道丸『藥』的緣故,先皇駕崩,指不定是受了他的坑害。新帝在太子位監國的時候,有許多官員去告李思茂妖道『惑』主,以妖幻詭眾,『奸』贓巨萬,也盼著新帝登基能殺一殺白玉京崇道的風氣。

沒想到這舊朝新朝交替,得寵的官員不複重用,李思茂反而更加得意了。聽尚書閣的同仁說,新帝有意在改號的第二年,給國師再加封賞。

兩人寒暄了兩句,李思茂突然說起了柔玄鎮,使得孟盛高大感驚訝。鄒德善被扣在刑部大牢,因大喪之期,在他的屬意下停了刑訊。“謝家自知有對不住鄒將軍的地方,我看不如這板子高高抬起,再輕輕落下。”李思茂身著道家黃衣羽冠,將拂塵甩了又甩。

餓殍千裏,殺生無數,孟盛高在儒林被指名道姓罵成『奸』臣,生平也做了不少壞事,但雍州禍『亂』的板子沉的著實擔不起,他能護住鄒德善的『性』命多久並不可知。

看來還是這個妖道比自己有本事,輕易就答應了別人。

謝靈鬆奔走京城,最終求到了李思茂門上。謝家出來的那位順妃,如今改叫太妃,被安放在了宮牆偏遠之處,當年順妃天資警悟,善解心意,又極善塗飾,每製上一件新奇的宮裝,白玉京城內的『婦』女爭相效仿。曾經李思茂為討好順妃,在先皇麵前進言,說是順妃的手藝巧奪天宮,前身魂為九華玉真安妃,與先皇是前生的恩緣,下凡報恩而來。

這番胡扯惹得老皇帝龍顏大悅,賞賜了李思茂無數珍寶,並特降恩寵,給順妃造了一間翠玉白羽榻,供她休憩。

孟盛高心生怪異。李思茂過河拆橋的反複小人,見著謝家沒了勢力,當是上前踩幾腳才是,這番熱情很不對頭。

謝家曾經到處傳揚順妃是先皇的累世姻緣,如今大喪之期,既不見她自行請纓隨先皇而去,也不見後宮太皇太妃『逼』她殉葬,這個人竟如消失了一般。

他胡『亂』應付了幾句,說道:“鄒德善兩次翻供不服,按著朝廷律法要九卿會審,大理寺卿的折子都遞上去了。到時候自是由聖上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