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晌午, 白明簡拉著阿措的手沿著石徑往嶽麓書院走去。然而這時候往麓山寺去的香眾愈發多了起來, 據說麓山寺極為靈驗, 不少外地民眾也在觀音菩薩聖誕之日趕來, 隻見這些人手持著“朝山進香”的旗幟,在石徑上一步一跪, 占了他人的去路。白明簡和阿措被人流裹著, 不得不往麓山寺而去。
“二月二十九觀音誕, 三月三玄天大帝誕。諸位君子,奴家這裏有迦南香、鶴頂香、冷生香、安神香哩, 空庭一柱,上達神明,持香詣佛, 熏染佛慧,持香尊道,返魂飛氣。快來賣哩。”
麓山寺的牌樓上鐫有“古麓山寺”四字,下邊擺著數個香攤, 其中一位老嫗喊的最為賣力。拜當朝國師李思茂所賜,他雖不是什麼正經道士,但道家因他香火大盛, 在佛家寺廟前, 百姓賣香也不忘提到道家的諸神尊號。
白家主仆二人被人流擠在寺前的空地上, 阿措眼尖瞅著寺後像是有一條小路, 扯著白明簡的衣衫要往那邊走。
“安息香怎麼賣?”白明簡聽老嫗說起安神香, 心中一動, 竟也往香攤湊去。
“這位小郎君最是識貨,奴家的香安神安魂,伴有好夢,看是要多少?”
“少爺你在『亂』花錢!”阿措拍了下他的手背。依著阿措前世的常識,在這種名山古刹的景點前賣的東西要高出幾倍不止。
“阿措你常常失眠,點這個興許好些。”他彎下腰挑選起來。
阿措一愣,他們從洛陽出來到廬州嶽麓山用了兩個月,路途奔波,有車馬店擠著大通鋪,無人煙時就在背風處『露』宿。春季裏常有倒春寒的時候,每每夜裏兩個人依偎著睡覺抵禦寒冷,按說睡眠質量不會好到哪兒去,她這會兒回想著兩個月的點點滴滴,好像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她的精神極好,在不知不覺間,前世那個無法根除的失眠症似乎……痊愈了。
但是……這怎麼可能?
她怔忡著,白明簡向她伸出了要錢的手。
“我早好了!點什麼香,熏的人頭疼。”她視財如命,不再多想“不失眠”代表的意義,在老『婦』的白眼下,拉著白明簡往著寺後一路小跑。
馮玉春抹了抹額前的汗水,推搡著湧動人群,心中歎息,自己交友不慎,頭一天上學就給自己找了個跑腿的差事。
“馮兄,我讓仆童到廬州府去買香餅,少則十天多則半個月,買不來的日子我可怎麼過啊!”
“馮兄,你可知京城有種香名為夢甜香,味幽可愛,以黑沉『色』無花紋者為佳品,偽造者『色』澤灰白……”
嶽麓山春季多夜雨,濕氣較重,楊琳住了幾日,總覺得齋舍有股子黴味。他讓馮玉春帶著自己去尋賣香的地方。馮玉春無奈,將他帶到麓山寺前。
“嶽麓書院不比京城的條件,不要說夢甜香了,芙蓉香、沉速香這種通貨香都沒有,你想要在齋舍淨室熏香,勉強用用山民製的禱祝線香吧。”馮玉春指了指香攤上的線香。
楊琳半天沒給他反應,別著頭,隨後像是大夢初醒一般,指著遠處。“馮兄,我的眼睛沒有眼花吧,那邊是個和你我一般年紀的年輕人嗎。”
馮玉春順著他的手指看去。“你說那個衣著襤褸的?”
“對,他旁邊是個男的吧?”
旁邊那人穿著打著補丁的襖裙,決計是個女的。馮玉春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楊兄,你看書眼睛熬壞了?連男女都分不出來嗎?”
楊琳『揉』了『揉』眼睛。“白家兩兄弟那副一路小跑,十分欠打的樣子,怎會有錯?”他追了幾步,就被麓山寺前不斷湧入的人流給阻斷了。
白家主仆繞在麓山寺山後,沿著蜿蜒小徑而行。隻見遊客不少反多,兩人遙遙看見寺後有古樹環抱,水流從石罅中溢出,水質清澈透明。
當地人告訴他們這水名為白鶴泉,素有“麓山第一芳潤”之稱。相傳古時候曾有一對仙鶴常飛至此因而取名白鶴泉,以泉水煮沸沏茶,蒸騰的熱氣盤旋幹杯口,酷似白鶴。今日上山進香的香客在進寺朝拜之後,都過來此處提水下山。
白鶴泉人聲鼎沸,根本沒有落腳的地方,白家主仆順著一條人少的小路再往山上走。
白明簡眼中憂慮,嶽麓山太大,今天上山的百姓少說也有萬數之眾。在這些人中間,找到他們並不認識的嶽麓書院山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偷眼看著阿措,心中嘀咕這個小丫頭哪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