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最後的安排(1 / 3)

縣試的第四場考試被叫做終覆, 縣令曹克正緩步走進考棚,他在甬道低頭看著考生答卷的情況,眼見著秩序井然,他滿意地點點頭。

他伸手召喚提學司的學官過來。“考舍可全更換了?”

學官行禮答道:“回稟縣尊, 每場考完,考舍均在封場後全部更換,並無重複。”瀟湘府作為人文最盛之地,潭州縣在瀟湘府的眾縣之中繳納錢糧較多,文風又是上佳,這才在三年兩試的縣試中有了四十人的名額。無論是哪朝哪代, 學額堪稱古代社會的第一等重要的社會資源,成為各地各方爭奪的首要目標。曹克正甚是貪心,隻要有機會就向州府要求增廣學額, 他對於縣試極為看重, 著力選拔推薦優秀學子送入州學,書院, 幾年的時間裏營造出“人本昌盛、人才輩出”的繁榮景象。

然而潭州縣近十年了,再沒有出過一個進士。他每每自誇的書香之鄉總遭到其他各縣縣令的一概反駁。他聽到消息,幾個鄰縣縣令奏本給府尹大人, 有意要消減潭州縣的學額, 他的心頭一片愁雲慘霧。

他望著考舍中聚精會神的考生們, 不多時, 有一個應考的童生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的年紀看上去隻有十五六歲, 端坐考舍, 風度凝重。

學官會意與縣令說道:“此子『性』情沉穩,一連四場端坐考舍,皆是一動不動。”他心生好奇,踱步到跟前。“你叫什麼,今年多大了?”

白明簡起身回稟。

曹克正瞧了一眼考舍的座號。“天字號捌。”

他細細打量著白明簡,與監考的學官說道:“此子複試一場。”考生在正場中名列前茅,依縣令的想法可在大堂上複試一場。這待遇對於考生來說喜憂參半,縣令複試的用途還有一說,是為驗證該考生是否作弊。

監考官在心中揣度縣令的意思,縣令是覺得白明簡太過年輕了?

白明簡的第四場試卷已經答完,他先交了卷,和監考官一同前往考棚的中廳大堂。

曹克正已經等在了那裏。他隨口拿些儒家典籍來考他,白明簡無不對答如流。他見白明簡應答時,器宇端凝,暗暗滿意,想要考教一下他的誌向。

“功以天下自任。”他出了一個上聯。在儒家的典故裏,憂以天下,道濟天下之溺,儒家應以國之興亡,民之盛衰為終極關懷。

白明簡沉『吟』片刻,回答了下聯。“文為百代之師。”他應答的恰是好處,世人稱“立德”,“立言”,“立功”為三不朽。在儒家的觀念裏,文以載道,做文章處於同等重要的位置。

“功以天下自任,青雲直上。”曹克正的上聯,還有半句。

“文為百世之師,朱紱方來。”白明簡的下聯,自然也對的上這半句。紱是係印的絲帶,顏『色』視官位高低而差異。朱紱即紅『色』的係印絲帶,是諸侯使用的。

白明簡的態度甚是謙和,用了個“方”字直中曹克正的心坎。

曹克正擔心他的年紀極小,『性』情輕浮,驕傲自矜。他聽到這下聯,再無顧慮,心中歎道:\"文墨中之珊瑚玉樹,真乃狀元才也!”

這個時候,監考官已將“天字號捌”的試卷全部搬到了中廳大堂。

曹克正此時心情極佳,要監考官將試卷的彌封當場拆開,細問他的籍貫。

“童生好一口官話,祖籍何時搬到潭州縣,不知籍貫何處?”

“回稟縣尊大人,學生籍貫洛陽府,並非潭州縣人。”

曹克正的手頓住了,在旁候著的監考官頓時臉『色』就變了。試卷後邊附有的姓名、年歲、身高、麵相、有無胡須,座位號等,卻並無籍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