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林覺非竟然想出這麼一個妙招。關中鹽負責內需,而青州鹽負責外貿,這樣搭配真是一舉兩得,將青州鹽再一次盤活。本來青州鹽在十三州已經沒有市場了,等待青州鹽的自然是被放棄、浪費的結局。
按照林覺非的辦法,將青州鹽出口外貿,那豈不是又要賺大發了嗎?畢竟邊境小國天竺等地方,一來沒有關中鹽的內地礦,二來沒有青州臨海的海鹽。一旦青州海鹽進入外貿市場,必定是獨樹一幟,引起海外的瘋狂追捧呀!
甄薑對於林覺非的策略非常的震驚,沒想到一個年紀小小的少年郎,竟然能夠將商道演繹得如此精彩。青州鹽一塊別人已經放棄的無用之物,在林覺非手中這麼一搗騰,就成了值錢的好東西了。
可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無論是青州鹽還是關中鹽,食言向來是中央朝廷所把控的。如果要青州鹽出口到外貿行業,朝廷也不一定會允許吧。
“林公子,關於朝廷在這方麵的規定,你可曾了解?”
甄薑小心翼翼的問道,身為商道經營者,自然是為了搗騰貨物來賺取差價。經商人一來要有敏銳的眼光,選擇合適的貨物來倒賣。二來也要對於當局的政策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夠將經商之道發揮到最高級別。
對於林覺非,甄薑並不是太了解。甄薑小心的提問,自然是不希望林覺非紙上談兵忽略了當局的政策。
林覺非依然是風輕雲淡的表情,這事情別人或許辦不到,但以自己在曹營夥房的能力,豈能搞不定這個事情。畢竟連老曹都要在自己麵前唱征服的男人,搞個青州鹽出口外貿有什麼難的?
“這個你們放心!甄家隻管負責運輸環節,其他的通關手續我自然會負責。”
甄薑一臉震驚,食鹽事關民生。食鹽出口一旦處置不當,就會被朝廷認定為通敵!這麼危險的問題,林覺非盡然毫不猶豫的表示可以負責。林覺非可是隻有十六歲的年紀,如此年紀輕輕的少年郎,竟然國家層麵的關係都可以搞定,豈不令人震驚?
這大漢天下依然是戰火紛飛,天下尚未統一。可林覺非已經開始考慮境外的事情了,這種跨越時間的眼界,真是令人佩服。
如果這條商道真的開始營運,那甄家囤積的幾十萬石青州鹽豈不是可以通過商道銷售?這樣林氏銀莊的貸款不就分分鍾可以還清了嗎?
按照古代士農工商的排序,商人就是最低成的人物。商人想要讓朝廷同意將食鹽外運,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林覺非的話卻讓甄薑不得不信。畢竟林氏集團的發家崛起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誰都知道林氏集團的發源是靠林氏食鹽開始的!
林氏食鹽當年就是利用朝廷的官道來進行銷售的,如果沒有通天的手段,哪個商人敢去碰觸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