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千漢兵下天山。所過之處戰火連綿...
“我說,你這麼寫是不是不太友好?史書上會認為我李修是個凶殘之人的。”
妙玉咬著筆頭想了一下,改成了七月天火鎏金,三千漢家兒郎趟火而來。
李修這才滿意的點點頭,穿過五千裏的唐僧古道,一踏進片土地,打仗小仗就沒停過,打掉最後一支擋在前麵的馬匪後,男人們全都四散而出,碎葉城方圓百裏的人群部落全都要遷到這處殘址來。
李修第一道太守令就下給了身邊的女人們,妙玉做了他身邊錄事,紫鵑做了醫院院長,王熙鳳和秦可卿兩個人開始買賣牛羊,為了將來互市做基礎,薛寶琴輔佐賈政開官學,雪雁是太守府管家,晴雯是二管家。
最權高位重的是林黛玉,她有三品的朝廷誥命,暫領巡檢一職。正四品的官身屬於降格使用。
出奇的是,一群大老爺們還認可了。
沒辦法,太缺人了。
碎葉城仿長安而建,不是京師的長安縣,是大唐的長安城。
它有多大,周長六十餘裏。
這隻是城池。
管轄麵積呢?
李修沒上限,隨你們了,能搶回來多少咱們有多少,我想著用伏爾加河做邊界。
一群官員抱著一塊唐條支都督府的石碑放聲大哭,升官了啊,這是都督府,李大人快快上書朝廷,恢複都督府的舊製,你來做都督,我們大家一起繼續團結在你的領導之下升官。
平均一人升兩級。
都督?
周瑜做過的那個還是繕國公做過的那個?
吏房官過來給他科普:“五軍都督府,到您這必須給一個前都督,一品,軍政兩抓的一品。誰要是不服就讓他來。”
幾萬裏路走下來,沒死一個人,沒丟一個人,三千男男女女就這麼被李修稀裏糊塗的帶了過來。不心懷感念是不可能的,就沒見過把事情做到這麼周全的人,一路不缺吃不缺喝,他總能找到水源和食物,私底下他們都議論李修李江流是被玄奘保佑了,都是江字輩的,備不住還是轉世呢,要不他怎麼找到了佛經呢。
由此展開了聯想之後,對他任命一些女官,大家完全的沒意見,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應該的。
第二道政令隨即下達:抓人回來建城。
妙玉記載的是動遷各族人民萬餘,共建碎葉城。
這個地方當初選的真是太好了,一條楚河從兩側的雪山中東西走向緩緩的流淌而出,彙入城後的伊塞克湖。
城池依水而建,有水皆活。李修甚至找出了下水管道,連城市規劃都不用他做了,就按著原貌修補擴建就行。
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手,聽不懂我們說話沒關係,認識火槍和戰刀就行。一定要搶在和伊凡對峙的哥薩克騎兵反應過來之前,把城池的防禦先做好。
偌大的中亞高山草原上,時隔數百年後又有了漢家的馬蹄聲。每日裏都有大大小小的部落被遷移到此。
腳手架立起來,吊車安裝上,戰俘去挖火山灰,水泥配料中有了它,才是高標號的好東西。
光是清理整個城池就用了足足一個月,妙玉已經知道怎麼記錄李修的言行了。
看著送來的又一堆的文書,甚至還有拿樹皮寫下之言片語送過來的急信,妙玉寫了兩個字彙總了所有---缺糧。
皺著眉去找了另一個帳篷裏的黛玉:“如今各處都缺糧,可有謀略?”
她們就沒住進城裏,髒兮兮亂哄哄的住不進人去,雪山穀裏多溫泉,尋了幾處地勢好的,太守府和醫療隊就留在這裏。每天看著雪山泡溫泉,可是把一路的糙皮給泡的幹淨了,各個又是水嫩嫩的肌膚,吹彈可破。
黛玉給她一碗奶茶:“此處與我西域大同小異,都是遊牧而生逐水草而居的人。你指望他們如我們漢人一樣種地,可是白想了。”
妙玉無語,她不懂農稼之事。
“不要緊的,我們先種起來。自你我開始,所有漢人抽空都要在河畔開墾荒地,三郎說這裏的火山灰是最好的肥料,河裏的淤泥也是上等可用。”
黛玉拿起筆刷刷幾筆寫好了一道文書給妙玉:“每人開荒地半畝,三千人可得一千五百畝。搶種下去水稻,我看到唐安西誌裏提到過這裏一年能有兩熟。來年春天在種小麥吧。”
“那現在的口糧怎麼辦?”
黛玉哈哈一笑:“何不食肉糜?去找鳳辣子和可卿,讓她們多收牛羊,和著糧食做成肉囊。先頂過一個月去,一個月後就有糧食了。”
“哪裏來的?”
黛玉指指西邊:“有一個叫做波娃的城主來信了,準備找咱們太守入贅。她那裏有的是糧。”
妙玉點點頭:“如此甚好,男色也是可以用一用的。”
黛玉輕輕一笑,讓妙玉拿著文書下去交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