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心與孫思邈出來皇宮後,路過感業寺,楊清心心想此時離武才人去感業寺守孝當尼姑已經五個月了,李世民也已塵埃落定。不知這位未來的女皇在寺院中如何度過的,會不會缺衣少食,現在已是十月,天氣漸寒,北方的冬天來的比較早,不知她在寺中如何度過。
孫思邈仿佛看出楊清心的心思來道:“清心,清心,”
楊清心笑道:“師父為何叫我數遍!嗬嗬嗬……”
孫思邈笑道:“回家吧!”
楊清心剛答應道:“好的師父!”
誰知這時路口有個聲音道:“楊公子,楊公子,楊先生?”那一種殷切之前難掩低聲細語的焦急。
楊清心騎馬回頭一看,馬被韁繩勒的吃痛!扭轉頭兒,脖子僵硬的嘶鳴不止停下來。馬背上的楊清心也楞在當場,看著一排鬆樹掩映下,這條土路上,塵土飛揚中,漸漸落定塵埃後,顯出一張美豔絕倫的臉孔來,布藝粗鞋,青袍尼帽難掩絕世好顏色,自有一種令天下動容的美麗出塵。楊清心看見這樣情境下還美得令人發顫的武才人,眼睛滴出水來,那小尼姑打扮的略顯消瘦,又與華衣裳妝的武才人更有一種天然不需雕飾之美麗!楊清心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一代女皇盡生命力如此頑強,在如此條件下依然能生生不息堅強的活下來,以後還要成為聞名世界,天下第一的女皇,而這一種感動時刻和人生,他楊清心盡生逢其時,曆經一切,見證過往。就像看見自己的妹妹,知己頑強又可憐的驕傲的活下來了一樣激動又欣喜又同情的流淚了!又仿佛不知道心疼一個美人,就單純的一個年少輕狂的少年郎,看見和自己曾經宮中有過多次見麵,也深夜談心,談及理想,夢想,女人在這種封建社會爭取活路別說是政治鬥爭的勝利是有多難。楊清心此刻若是不顧世俗眼光理教,就是想擁抱這個美麗女人那在秋風初冬中蕭瑟的肩膀,安慰她說不要怕,一切都會有回報的!上天是公平的,一切苦難都會過去的。
可礙於情麵,礙於世俗,楊清心沒有這樣做,他跳下馬來,慢慢走近,本來看見楊清心停下來,就拚命跑過來的武才人,此時見楊清心一直發呆,老遠也看不清他表情。武才人緩慢的腳步娓娓的停下來,站定,目光如炬,看著正走向自己的楊清心。
楊清心笑道:“武姑娘,你還好嗎?吃的飽嗎?穿的暖嗎?”
武才人看著楊清心眼角臉龐的淚珠才露出笑顏如花道:“公子費心了!武媚娘不才,蒙公子不棄,還記得我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心中已經暖了!”說完已是淚眼婆娑。
孫思邈走老遠才看見徒弟沒跟上來,一看路口兩人正在說話,便喊道:“清心,為師先回去了!你隨後快點回家。”便打馬走了,年輕人的世界他也懂。
武媚娘看著楊清心一直笑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