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月牙泉傳說(1 / 2)

白雲仙子借來一彎新月,放在沙山中間化為清冽瑩澈的月牙泉,供人們飲水澆田。神沙大仙又使出妖法,去填月牙泉,嫦娥知曉後,非常生氣,譴責神沙大仙蠻橫無理,欺人太甚,輕輕將衣袖一拂,大風頓生,把填泉的流沙都收走了。

月牙泉,夢一般的謎,千百年來不為流沙而淹沒,不因幹旱而枯竭。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風黃沙中有此一水,在滿目荒涼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馳。

關於月牙泉、鳴沙山的形成還有一個故事:從前,這裏沒有鳴沙山也沒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裏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節,善男信女都在寺裏燒香敬佛,頂禮膜拜。當佛事活動進行到“灑聖水”時,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傳聖水,放在寺廟門前。忽聽一位外道術士大聲挑戰,要與住持方丈鬥法比高低。隻見術士揮劍作法,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黃沙鋪天蓋地地而來,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廟門前那碗聖水卻安然無恙,還放在原地,術士又使出渾身法術往碗內填沙,但任憑妖術多大,碗內始終不進一顆沙粒。直至碗周圍形成一座沙山,聖水碗還是安然如故。術士無奈,隻好悻悻離去。剛走了幾步,忽聽轟隆一聲,那碗聖水半邊傾斜變成一彎清泉,術士變成一灘黑色頑石。原來這碗聖水本是佛祖釋迦牟尼賜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傳,專為人們消病除災的,故稱“聖水”。由於外道術士作孽殘害生靈,便顯靈懲罰,使碗傾泉湧,形成了月牙泉。

楊清心躺在沙地上,觀察月牙泉的周圍是高高的沙山,中間有一個形似月牙的湖。鳴沙山在晴天或有人從山上滑下時會發出聲響,所以叫鳴沙山,這裏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因為地勢的關係刮風時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從山下往山上流動,所以月牙泉永遠不會被沙子埋沒,被稱為沙漠奇觀。

正從山上走下來的有兩人一位是李子健,另一位是一個和尚。

李子健走過來道:“二弟,我挖到甘草了,”說著把手裏的幾尺長的金光的甘草拿出來給楊清心高興的說:“這位是這月牙泉的聖僧,他在鳴沙山上種菜,知道這邊情況,便想來看看!”

楊清心看看王老三還是沒什麼生的跡象,雖然毒性解了不少,嘴唇也又烏青紅潤了!可還是需要吃些粥飯才能調理。

楊清心本來想下河摸魚給王老三吃,也填飽自己肚子,可折騰幾天實在太累,又加上中午怕累的中暑暈過去。這時候來了聖僧,可不是救命了!

楊清心和李子健背起王老三往月牙泉邊的廟中走。

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內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