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四年,楊清心回來長安城,曾收了一個徒弟,叫杜元紀,
此人一直是個江湖中人,混吃混喝,騙得一手好錢。
一直沒有什麼真本事,聽江湖傳聞說,楊清心是活了千歲的世外高人,手中有本惑心秘籍,聽說這書無所不能,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醫天下蒼生,救黎明百姓。又有絕世武學在其中。隨便是哪一個普通人,在其中領悟一兩樣,就可發家致富,得到真本領,揚名立萬,號令天下。
這杜元紀一天吃飽了沒事幹,就耳目靈光,便聽說了這件事,多方打聽到楊清心的住處。便整天夢想著拜楊清心為師。
這一日又來王老三和李子健哥仨開的酒樓裏求楊清心收自己為徒,楊清心不屑於與這些人來往,可一聽這人叫杜元紀。
楊清心就說:“等等,讓他進來?”
杜元紀見到楊清心,楊清心說:“你當我徒弟,我可保你榮華富貴,但是有一件事,你必須答應我?”
杜元紀高興道:“師父,肯收我為徒,我便萬死不辭也會答應師父的要求的?”
楊清心笑道:“也沒什麼,我就授你風水望氣之法,在長安城裏先打出名氣來?”
杜元紀一聽,這感情好啊,隻要有真本事,再加上自己的三存不爛之舌的鼓動。再長安城打出名氣來是不在話下的。
這一來二去,杜元紀跟著楊清心學了幾年風水,在長安城幹的風生水起。也是時候要用的時候了!
這天楊清心說:“這幾日有個朝廷中的大官,要找你望氣,你盡管接下來這案子,不管怎樣說,你就說,他家風水需要大筆銀子才能震住氣場就行了!”
杜元紀一聽笑道:“師父,還有這好事啊?這可好,銀子拿來我分師父一半?”
楊清心笑道:“不用,你也不要拿,就放著他們家留著有用。但這件事不要把為師透漏出去就行了!”
杜元紀高興的就走了!這等好事,就是師父不吩咐自己,也得接,再說師父算的從來沒錯過。這不當朝宰相李義府就找到杜元紀頭上來望氣了!
之前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擢升李義府為中書令、檢校禦史大夫、太子賓客、河間郡公,並為他修建宅第。當時,李義府寵冠朝廷,家中子弟都被封為清要官職。他生性貪婪,與妻子、子婿大肆賣官鬻爵,又多引腹心、廣結朋黨,權勢熏天。
此前,杜正倫擔任中書侍郎,而李義府則為門下典儀,後二人一同擔任中書令。杜正倫自恃前輩,對李義府非常輕視。顯慶三年(658年),杜正倫與中書侍郎李友益謀除李義府,結果事情泄露,被李義府告知皇帝。二人在唐高宗麵前爭論,各執一詞。唐高宗以“大臣不和”為由,貶李義府為普州刺史、杜正倫為橫州刺史,並將李友益流放峰州。
顯慶四年(659年),李義府被征召回朝,兼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此前,李義府自稱出身趙郡李氏,被給事中李崇德列入族譜。他貶官普州時,李崇德卻將他除名,因此懷恨在心。李義府回朝後,命人羅織罪名,將李崇德下獄。李崇德最終在獄中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