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唐朝大將鄭仁泰(1 / 2)

楊清心隨薛仁貴和鄭仁泰,同赴西域,一路上風光無限好。倒也安穩。

走過上次給高侃將軍治病的雍州城外,又出了,陽關,過玉門。

這次跟著大唐實力雄厚的大部隊走,行軍十分快且穩。

過了玉門,到了一個叫做馬鬃山的地方,軍隊在此歇行。打起帳篷,軍營裏警備都很好。

楊清心問道:“薛將軍,天氣正好,軍隊士氣正高,為何不乘勝追擊,一路趕到西域去呢?在此修整是何道理?”

薛仁貴,一路上對楊清心這個監軍也是略有敬佩,早在先皇李世民時代,就有耳聞這個小兄弟的才能,術士。連日來的行軍相處,早都當做自家兄弟一樣了!

薛仁貴也不瞞著楊清心道:“兄弟有所不知,這一代,這些天正是寒風刺骨,有沙塵暴啊!這沙城暴一過要十餘天,過去了沙塵暴,我們再趕路,確保軍隊人強馬壯,絕無損傷,豈不是更好?”

楊清心一聽便曉得了,笑道:“兄弟我孤陋寡聞,還是薛將軍,懂得多,不僅行軍打仗有本事,連各種天氣也是了如指掌啊!”

薛仁貴笑道:“兄弟,謙虛了,我這隻不過是一些經驗罷了,兄弟的才能我也略有耳聞,實在不敢稱大!不過在這裏稍做修整,等這批沙塵暴過去後,人馬也養足了精神,一鼓作氣,便可達西域,到時候,一路風光,可凱旋而歸……”

楊清心笑道:“薛將軍有勇有謀,實在是大唐第一猛將!”

薛仁貴這邊還想說什麼,卻聽門外,鄭仁泰喊道:“薛將軍喊楊學士一起來吃駱駝吧?”

鄭仁泰,唐朝功臣,秦府中人,是玄武門政變的先鋒之一。曾入右武衛大將軍、檢校右衛、右領大將軍事。後討平鐵勒叛亂不利而被降職。玄武門政變的先鋒之一。

貞觀將領中一些比較次要的中年將領站到了台前,鄭仁泰便是其中的一位。

《舊唐書.長孫無忌傳》:“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嚐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所以,鄭仁泰不僅僅是秦府中人,並且是玄武門政變的先鋒之一,這一點從他後來陪葬昭陵也可看出。但是,他的地位較低,所以在貞觀時期的史籍中少有露麵。《新唐書.東夷傳》:“又明年(貞觀二十一年)三月,詔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李海岸副之,自萊州度海;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孫貳朗、右屯衛大將軍鄭仁泰副之,率營州都督兵,繇新城道以進。”

此時相去玄武門政變已經二十一年,這時他已經是十六衛大將軍之一,正好成為了中年將領中的骨幹。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昭陵的鄭仁泰墓被發掘,出土了相當可觀的文物。其墓誌也浮出水麵,這使得鄭仁泰在貞觀時期的事跡變得明晰。根據他的墓誌記載,鄭仁泰很早就加入秦王的幕府,參加過武德二年至三年的平劉武周、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的戰爭。玄武門之變立功後,授遊擊將軍,實封二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