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心和桃子兩個人就往那桃花源趕去,誰知道進到村裏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色,隻見桃花十裏,人煙絕。
楊清心說:“姑娘,這剛剛天色還早,怎麼突然間就陰天了呢?,不會遇見什麼妖魔鬼怪吧……”
桃子嬌笑道:“不過我覺得這越深的景色比之前更好看,這十裏桃花,看也看不完,仿佛是桃花源記似的,來過的人都會問,不會是誤入五柳先生的桃花源了吧?”
楊清心笑道:“要是桃花源那可就糟了,你不知道現在人家都說是桃花源,有可能是個恐怖故事呢!”
桃子好奇道:“是嗎?還有這種事情,到底發生什麼事了?你講給我聽聽,我看看,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啊?”
楊清心說:“事情是這樣的……”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這就是大家熟知的桃花源記的原文。
東晉時期,有一個武陵的漁夫,誤入了桃花源。他發現這裏的居民生活得非常快樂,而且與世隔絕已經500年了。於是他出去之後想,把官府的人一起帶到這裏來,但是怎麼找都找不到。上學的時候,老師都會教我們說:現實中戰亂動蕩,所以這是作者幻想出來的美好生活,。但是,經過細細揣摩之後發現,似乎這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美好生活,而是一部恐怖片。
或許桃花源記幻想的並不是美好生活,而是陰間生活。首先文章中說: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也就是,這個山有一個小洞,裏麵好像能看到光,這個山洞,一開始非常狹窄,剛剛能走開一個人。其實這樣的路徑,就是秦漢魏晉時期的墓道。根據大漢原陵秘葬經的記載。秦漢魏晉時期,墓道就是這樣的,前窄後寬是為了防止盜賊盜墓。明天為了避諱死人,是不會把自己家弄成前窄後寬的。不然活人住的地方不就和,墓地一樣了嗎?
在古代墓地都是要選一個比較好的環境,一般都是要依山傍水,而且還會種桃樹辟邪。那麼文章中說,“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還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就論證了這一點。在古代葬經一書中說。門前桃桑為大凶桃樹,桑樹是聚集陰氣的。百姓是不會在自己家附近種桃樹和桑樹的,畢竟古時候是非常迷信。
這時候大家再細想一下,古代的墓道樣式,桃樹桑樹,這些在桃花源裏都聚集了。那麼這到底是一個村落還是一處,類似墳底的地方呢?真的是讓人細思極恐。
最後到課文結尾的時候。朝廷官吏想要去考察桃花源,但是怎麼也找不到這個地方,這又是為什麼呢?然後漁夫死了之後,這麼爆炸的消息突然就沒有人再過問了。這是不是非常讓人匪夷所思?或是因為沒找到大家不再相信他了,又或者是大家知道這裏其實是陰間,不能去找。在者桃花源記本身就是一篇誌怪小說,如果是鬼故事也有可能。或許作者的意思就是隻有死亡才能逃避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