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想不到(1 / 2)

武則天笑道:“想不到,楊公子對醫學與五行也是了解的很多呀?嗬嗬……”

上官婉兒也笑道:“嗬嗬,楊大人真的是學富五車,儀表堂堂,是不一般可比的呀!”

楊清心笑道:“哈哈哈,看你們把我說的,有那麼好嗎?嗬嗬,都隻是我平時就喜歡涉獵這方麵的知識,而且我從小喜歡道教,想要修仙來著,而且現在又跟我恩師孫思邈修仙……”

楊清心又說:“特別道教醫藥源遠流長,古之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世間很早就流傳著十道九醫、醫道通仙道、醫乃道之緒餘的說法,自醫又複醫人,醫醫不已,達道堪傳妙道,道道相通,他形象的濃縮了道教醫學的博大深遠。”

武則天笑道:“楊公子好誌向,縱觀曆史道教名醫層出不窮,享有盛譽,其醫學模式熔生理治療、心理治療、精神信仰治療於一爐的綜合性多元化的醫學模式,道教珍視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主張樂生貴生,以生道合一為基本教義,追求長生久視之道,道不可見,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禍,護人疾病,令不枉死為上功。”

楊清心說:“道教醫家經過長期的濟世行醫醫療實踐活動,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並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曆史上有不少醫學名家皆出自道教,例如:華佗、葛洪、陶弘景、楊上善、王冰、孫思邈等人。”

武則天笑道:“是呀,華佗是在傳統醫學各個領域都有很高素養的名醫,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藥,他的“五禽戲”則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健身體操;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對傷寒、溫病、狂犬病、結核病、天花等的發生和對其病因的認識的深刻,體現了當時一流的醫學水平,他的《抱樸子.內篇》中記載了許多丹藥治病偏方,他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天花和肺結核的記錄;鮑姑,是葛洪的發妻,在臨床灸治方麵有突出成就。夫妻二人,同操醫術,救死扶傷,是曆史上著名的誌同道合的伴侶。鮑姑傳授過幾名徒弟,在針灸法療頑症方麵有獨到之處,是有史以來第一名載於史書的女針灸醫生。後世為頌揚鮑姑,在廣州越秀山麓的三元宮裏,設鮑姑殿,塑其金身,用以紀念這位女醫生。陶弘景的《肘後一百方》也同樣豐富了丹藥療方。”

上官婉兒笑道:“外丹燒煉,客觀上推動了火藥的發明和應用。而丹藥的製作,無疑是開了化學藥物治病的先河;隋朝的太醫伺禦楊上善是篤誌於道的人,他所作的《黃帝內經太素》至盡被中國醫學解列為十大經典名著之一;王冰所作的《注黃帝內經素問》被中醫界列為醫學古籍整理的典範而享有盛譽;至於隋唐名醫孫思邈,更被人們稱為“藥王”。”

武則天疑問說:“那為什麼道士都或多或少會武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