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亂世,凡有血性,必有爭心。
想到過來之前在呂不韋那兒聽到的消息,趙政收了臉上的笑意一臉慎重的示意燕執和姬丹都停下,“方才得到消息,燕國已經丟了五座城,隻怕過不久也會派人來接你們回去。”
“五座城?”
震怒的站了起來,姬丹難以置信的看著趙政,原本戰敗就已經給燕國帶來很大的損失,現在又丟了五座城,父王這是鐵了心的割地求和啊!
拳頭捏的死緊,姬丹咬緊了牙低聲罵了一句,而後匆匆留下一句話便離開了這裏。
還沒反應過來究竟是怎麼回事兒,燕執看著匆忙離去的姬丹,不由自主也皺起了眉頭。
燕國的人會這麼快就來嗎?
知道秦國會一統天下,燕執對趙國奪取燕城並沒有姬丹那麼大的反應,總歸最後都會統一,奪來奪去也隻有這樣了。
在質子府雖然自由受到限製,但是勝在清靜,平日裏除了下人就隻有幾個熟悉的人會過來,他想幹什麼都沒有人管。
去燕國可就沒有這麼合適的地方讓他訓練了,難不成讓他這時候就去參軍?
看著自己雖然比剛清醒時多了許多肉但還是軟綿綿的胳膊,燕執的臉色沉了下來,不管是在哪個國家,十五以下想要參軍都是妄想啊。
但是現在燕王態度不明,他不得不多準備一條退路,隻是這個時間點......實在是不好準備......
以為燕執也是因為他剛才的話才不高興,趙政拍了拍燕執的頭,“阿執在想什麼?”
“在想怎麼去參軍......”沒來得及想話就脫口而出,看趙政的臉色不好,反應過來的燕執趕緊解釋,“是以後去軍中曆練,不是現在!”
七八歲的孩子進軍隊,就是當年實在找不出人來充軍時七國都沒發生過這種事情,他不要命了才會現在就打這個主意。
但是忙亂之中的解釋沒有一點兒可信度,聽著這人詞不達意的說辭,趙政揉了揉額頭,如果不是他多嘴問了一句,接下來是不是就能在軍中之中看見這人了?
“聽話!”趙政看著慌忙想解釋的小孩兒,想也不想直接將話打斷,“你現在才多大,怎麼能去軍中?”
才這麼高一點兒,萬一真的有了戰事,這小孩兒以後還有命見他嗎?
垂頭喪氣低下了頭,燕執抿了抿唇,“知道了,以後不會直接去軍中,要去的話先和阿丹商量,阿丹同意後再去。”
“軍中不比朝堂,若是你阿父在,或許會比現在好些。”皺著眉頭歎了一句,趙政端坐在席位之上,對這小孩兒更不放心了。
於是,原本是來告別的趙政,因為燕執一不小心說錯話,從而變成了單方麵的叮囑。
當然,燕執是被叮囑的那個。
直到外麵天色徹底黑了下來,蔫蔫兒的燕執保證了多次不會偷偷行動才將趙政送走,他倒是想偷偷離開,那也得走得了啊。
質子府中人數有定,忽然少了一個仆人或許還是晚發現會兒,但是要是他不見了,當天就能被人抓回來好吧。
看著自己的從未真正拿過刀劍的雙手,燕執沉沉的歎了一口氣,要是再大上四五歲該有多好。
再大個四五歲,等他長的比同齡人更高,再去參軍就容易多了。
燕王不喜歡他,與其回燕國被拘著閑散無所事事,燕執表示,還不如隱姓埋名當個小兵去參軍。
不過趙政說的都是猜測,姬丹讓人打聽了燕國的消息,隻知道燕王的確割讓了五座城池與趙國,卻並沒有說接質子回國。
要接質子回國的隻有秦國。
秦國使臣的動作極其利落,秦相呂不韋為了事情萬無一失更是親自來了邯鄲,隻為能盡快將趙姬母子帶回秦國。
計劃趕不上變化,接回質子的國書剛送到趙王跟前,緊接著新的國書就又送到了。
安國君繼位僅三天便薨逝,已經改名為子楚的異人即位,此時的趙政不再隻是個不起眼的王孫,而是大秦正兒八經的長公子。
形勢瞬間千變萬化,秦使軟硬皆施幾乎是硬逼著趙王放人,想著新王登基後秦趙關係有所緩和,趙王廷議商量了一下便大度的放人離開了。
唯恐趙王反悔,一得到準話呂不韋便帶人朝著秦國而去,隻留下使臣在這兒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