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導演謝選向鬱以靜透露,《靖康變》的終極理想並不在國內,月初製作人童興邦已經向包括金球獎、奧斯卡在內的八個美國電影獎項提交申請,但是鑒於國產電影一直得不到小金人垂青,他們打算暫時壓下此事,靜等十一月各大獎項提名揭曉。
“丫頭,你趕上好時候了啊!”謝選感慨不已,隻拍了一部電影就走上了國際大舞台,不是幸運是什麼,華國有多少女星,求神拜佛都找不到這樣的好機會。
說到國外,鬱以靜出國的次數不算少了,更何況現在國人經濟好了,過年過節的出去旅遊一圈的也不少。
鬱以靜一邊聽謝選說話,一邊追思過去。
謝導他還以為對方被巨大的驚喜砸蒙了,一頓腦補之後,大導演樂嗬嗬地笑起來:
“丫頭啊,回去好好練練英語,出國可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兒,你得給人家交流,你要是不會說英語,人家說的啥你都不知道,那這就出國就沒意思了,說不定還會鬧笑話,生一肚子氣!”
謝選這番話頗有一番語重心長的意味,他說的原本就是他的經驗之談。
謝選早年出國門就鬧過大笑話,那時候謝選還是一個入行不久的小導演,在國外遇到一個對他笑的老外,就覺得人家特別友好,其實那老外看出來謝選不懂英語,所以用英語嘲笑華國人又土又窮,謝導還以為人家在表揚他,回人家一句“三克油”。
這事過了好久之後,謝導有次和一位懂英語的人聊天,談到這段經曆,重複了幾個單詞的音,才知道那個黃毛洋人根本就不是誇他,可是當時他已經回國了,事隔這麼久他想報仇也找不到那人,隻能將這個教訓深深的記在心裏。
故而有了上麵對鬱以靜說的那番話。
其實在所有的文化課中,除了語文,鬱以靜英語是最好的,這得益於她早年出國的經曆,她是班裏第一個拿到四級證的人,第一次考試就考過了。
在普通的本科大學生中,一次考過實在是太普遍了,可是在文化課普遍較差的遍布男生的機械係,鬱以靜完成了一項壯舉。
不過這個好也隻是相對來說,在國內這麼多年鬱以靜都沒出過國門,英語早就生疏了,她的程度也就比啞巴英語好一點。
聽到謝導這樣囑咐,鬱以靜鄭重其事的點頭,“我回去就惡補英語,爭取能聽懂那幫老外說什麼,不鬧笑話不丟臉。”
謝導點頭,表示就是這麼一個理兒。
很多明星說學英語也隻是說說,一個是演員太忙沒有時間學,另外一個就是語言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學成的,需要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下,才能迅速進步。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環境太安逸,不想再刻苦了。人就是這樣,越安逸越懶惰。
隨後導演謝選向鬱以靜透露,《靖康變》的終極理想並不在國內,月初製作人童興邦已經向包括金球獎、奧斯卡在內的八個美國電影獎項提交申請,但是鑒於國產電影一直得不到小金人垂青,他們打算暫時壓下此事,靜等十一月各大獎項提名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