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勝利不隻需要實力(2 / 3)

因此,見到衝向前來的劍士隊們,手上那平淡無奇的鐵劍。魔法使們憑藉著魔法障壁,有恃無恐地大膽詠唱破壞力強、念咒時間也長的魔法。一般刀劍砍上魔法障壁,時間一久魔法障壁照樣會壞毀,但隻要沒有被一口氣破壞掉,魔法使們就可以對魔法障壁輸入魔力來修補。

所以即使是被劍士隊三人夾擊,敏努維爾的手下們亦無畏懼。

所以即使劍士隊三人同時揮劍,敏努維爾的手下們亦無驚慌。

所以即使劍士隊的劍發出接近『刃』魔法般光輝的時候,敏努維爾的手下們亦反應不及。

三把閃爍著接近刃魔法光輝的普通鐵劍,瞬間破壞掉魔法使們的魔法障壁,然而鐵劍卻因此全毀,劍士隊握劍的虎口也因巨大衝擊撕裂開來滲出鮮血。在魔法使反應過來前,劍士隊隊員們另一隻手抽出腰間火槍,極近距離下對準魔法使們的要害開槍。

敏努維爾在餐廳裏的手下,瞬間死傷過半。

可是那些劍上曾閃爍過,類似刃魔法的劍士隊們,在擊斃自己所負責的敵人後,也一個個麵紅氣喘,顯得力不從心。

敏努維爾剩餘的手下們也提高警覺,不再完全依賴魔法障壁,一邊躲開一邊反擊。但是隻要距離拉開,劍士隊就會用腰間的特殊魔道具所施展的魔法,藉由攻擊來消耗魔法障壁的防禦力。等到障壁消失,就用拔出火槍射擊。

明知自己方人數不足,與劍士隊玩持久戰必輸。可敏努維爾的手下也不敢過度進逼,深怕先前魔法障壁被破壞的場景再現。

火槍隻要事先裝填完畢,遇戰就可以直接使用;用魔道具產生的魔法,來消耗敵人的魔法障壁;若是敵人接近,就用含有強大破壞力的鐵劍攻擊。這三種攻擊方式,就是劍士隊應戰魔法使的主要攻擊手段。

一對一,魔法使們有信心無傷完勝。一對二,魔法使恐怕要付出點代價才能獲勝。但現在的情況是:每個魔法使最少要應付三名,甚至是四名以上的劍士隊。先前劍士隊更是利用魔法使的大意,一口氣拉開敵我人數差距。

劍士隊皆是女性平民,自然不可能學會魔法,更別提在劍上附著『刃』魔法。劍士隊能夠擊破魔法障壁,真正原因在於──『生命能量』。

早在三個月前,劍士隊全員就已經學會如何使用生命能量(第五卷第七章)。但是僅憑著學會不久的生命能量,就想與魔法使對戰,無疑是異想天開。

為了增加劍士隊的攻擊手段,尼歐也幫劍士隊全員製作了戰術導力器。雖然隻是量產型,但是拿來消耗魔法使的魔法障壁卻也足夠了。配合上火槍與不成熟的生命能量應用,如此一來,就算麵對單獨魔法使也有一戰之力。

可即使學會了生命能量,三個月的時間還是太短,還遠遠達不到才人那般,能在戰鬥時持續使用與輸出,而且大量使用後還會暫時脫力一陣子。所以如今的劍士隊,也隻能將這份力量作為奇襲用。

劍士隊的弱點也很明顯:防禦力的不足。量產型戰術導力器,初步生命能量應用,都不足以拿來防禦自身,火槍這種純攻擊武器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劍士隊必須以數量以及默契,使敵人多方應戰導致疲於奔命,藉此來彌補防禦上的不足。

一個月前的哈爾凱尼亞杯(中間略過)全員逃走中,其實就是尼歐為了考核才人與劍士隊,對於生命能量應用到甚麽程度,以及劍士隊隊員間的合作。最後合格的,隻有才人跟亞尼艾斯,然而這兩人根本是靠自身的高強實力及格。

敏努維爾也看出劍士隊防禦低下這弱點,好幾次想支援手下們,卻都被歐斯曼給牽製住。

交戰到現在,敏努維爾清楚地認知到,論魔法實力的話,自己完全贏不過麵前的歐斯曼。但……能當上組織或團隊領導者的人,這種人絕對不會是弱智。

敏努維爾很清楚自己優勢在哪,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