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報殿下,真是怪事!我軍今日一整天誘敵出戰多次,但勝家和佐久間玄蕃竟然按兵不動。他們究竟有何打算?”
秀吉冷笑一聲:“哼,是嘛,看來還欠點火候。甭管它,我自有道理。你就暫時盯住左禰山就行了。”
“光盯著行嗎?”堀秀政不解地問道。
“要不了多久,我料定他們經不住引誘,會自投羅網的!哈哈,到時且看我十二萬五千大軍如何收拾他們!”秀吉滿臉驕橫,以輕蔑的口吻說道。
事實上,秀吉的所謂十二萬五千大軍並非真實。據小菅九兵衛所著史料記載,實際人數約為七萬五千人。
堀秀政走後,秀吉立即傳令召來了石田佐吉,吩咐說:“有道是,物各有其用,佐吉君,你明白了嗎?”
“您,您的意思是?”佐吉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秀吉狡黠地問道:“現在長濱城的柴田勝豐手下不是有很多家臣嗎?他的副將叫什麼來著?”
“是,一個是山路將監,另一個是大金藤八郎。”
“嗯,兩人現在一共帶來了四千多人?”
“是。但是,殿下,山路將監原伺從於伊勢神戶家族,是信孝殿下的家臣,後來又成為柴田勝家的家臣。而且,他是跟隨勝豐才來到長濱城的。因此,唯恐他臨陣倒戈,委任為第二陣,未讓他打頭陣。”佐吉不無擔心地提醒道。
“正是要此物盡其用。命令他二人打頭陣。你去叫他倆來!”秀吉吩咐道。
“殿下,這可是有點冒險啊!”
“不必擔心,讓木村隼人和堀尾茂助暗中監視即可。另外,有長濱所部主攻天神山陣地。如此一來,勝家和玄蕃會急不可待地跳出來應戰。老子跟他們玩兒一回小孩石子仗遊戲,哈哈……行了,就這麼著,馬上把他倆叫來!”秀吉不耐煩地命令道。
石田佐吉以為秀吉主意已定,隻好點頭稱是,返身飛馬喚來山路、大金二人。
此時,山路二人心裏真是七上八下,甚為不安。果然,他們已收到柴田勝家送來的親筆密函,內心十分矛盾,該何去何從,尚在猶豫之中。
“報告,山路將監、大金藤八郎前來報到,聽候殿下吩咐。”兩人異口同聲稟報道。
“噢,是山路、大金君啊,幸會幸會。來,給兩位上酒。”秀吉邊高興地把酒杯遞給兩人,邊說,“兩位要注意啊!現在有些奇怪的謠傳,但我是不相信會有這種事情的……”
山路將監聞言,不禁手指微顫地接過酒杯:“謠傳?請殿下明示!”
“哎,不必過慮。說是你們與柴田有私通嫌疑,可我秀吉不信這種鬼話。倘若真有此事,也沒什麼了不起!”
“是這……這種謠言啊。”山路不無心虛地自語道。
“行了,不提這事了,就當沒這回事。”秀吉佯作大方地寬慰說,“噢,今晚進行隊伍調整。”
“隊伍調整?您的意思是?”
“原來安排勝豐軍為第二陣,現將改為第一陣,因為讓堀秀政打前鋒進攻左禰山,可那小子膽小如鼠,進攻不力,現命他在拂曉前趕赴天神山。嘿,明天可要大幹一場。好了,勝家這渾蛋,玄蕃那蠢材,還竟敢蓄意造謠,明天你們給我臭罵他一頓,好好收拾他們。”
“是,遵命。”山路將監和大金藤八郎互相對視了一下,此時他倆早已被嚇得一身臭汗,如坐針氈,趕緊跪拜領命。
秀吉就是這樣一位不可思議的人物,一遇戰事,他的聰明才智便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是出於敏感,抑或識破了二人的隱情?事實上秀吉本人也未證實他們是否通敵。他隻是在第六感的驅使下,耍弄了一下他的慣用伎倆而已,然而把這兩個有通敵嫌疑的人安排去打前鋒,果真能起到預期效果嗎?
“實際上勝家也是個急性子的人,隻是年事高了以後,才變得不輕易發怒,但佐久間玄蕃那小子可是個脾氣暴躁的人。他一發怒可能會在晚上來個偷襲。因此,白天臭罵之後,一到晚上就撤回來。”秀吉意猶未盡地發表著自己的高見。
“哎?您說什麼呀,殿下,不是先發製人,打他個措手不及嗎?怎麼又來個撤退呢?”山路甚為不解地問道。
“這就叫作兵不厭詐。若能一舉殲滅,當然是好,倘若勝不了就暫且後退一步,伺機再戰,你們明白嗎?”秀吉賜給二人各一把寶刀後,鼓勵說,“戰爭結束後,你們都將加官晉爵,封為諸侯。”
歡喜佛之聲
山路二人走後,石田佐吉擔心地說:“殿下,這樣做行嗎?我總覺得那倆小子不老實,萬一臨陣脫逃可就糟啦!”
“蠢貨,通敵者在實戰之前怎麼會逃跑呢!”秀吉譏笑道。
“可是,如果他們發現自己已被識破呢?”
“不必擔心,敵人陣地中也潛伏著同樣的通敵者。”
“同樣的通敵者?殿下,您是指?”
“對,像前田、金森等人都與我早有往來。你要知道,通敵者在兩軍決戰開始之前是不會輕易暴露的。隻有到戰爭打響之後,他們才會露出真麵目。現在即便被懷疑有通敵嫌疑,依舊會唯命是從,俯首聽命的。”
事實如此,秀吉的這番預見是正確的。
不出秀吉所料,翌日拂曉,山路將監和大金藤八郎便率部來到天神山陣地前沿,開始向對方勝家陣地高聲辱罵起來。柴田軍中那些不知勝家意圖的將士怎甘忍受這般侮辱,便欲向敵方發起進攻。勝家連忙加以阻止,並告誡說:“秀吉現在是急於要引我上鉤,千萬不可落入其圈套。山路將監已將秀吉的意圖告訴了我。”
天曉得山路、大金真有這番好意!
勝家還擔心侄兒佐久間玄蕃不堪辱罵,引兵出去。倘若如此,他就算不上是個有頭腦的好漢。總之,勝家軍堅守不出,如此持續了三天。
“這可不行!”秀吉雙眉緊鎖,陷入了沉思,“敵軍拒不上鉤,戰事無限期地拖下去,別說號稱十二萬五千大軍在此一籌莫展,糧草軍需也將成為大問題。這樣下去於我極為不利。勝家這個渾蛋,仗越打越精了,媽的!”
令秀吉頭痛的還不僅如此。他清楚地知道,眼前瀧川一益正在秣馬厲兵,圖謀東山再起,岐阜一帶形勢也益發吃緊。他不得不改變戰略,被迫在此構築工事,暫且與勝家打持久戰,同時把原定為第八陣的筒井順慶所部臨時調回大和,此時為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