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有了很多的改變,但是還有很多曆史並沒有最終得到改變。黃大偉就是如此,曆史上的他早15日叛變,而現在則是晚了半個多月。
黃大偉資曆非常高,但是為人不善拍馬,性格剛烈,好勝!做事絲毫不給人留有餘地,這也讓他在孫文陣營裏向來就是人緣不佳。
當他看到這份新出爐的命令之後,當他看到許崇智以及蔣中正的時候,他的怒火不可阻止開始對著倆人咆哮,但隨之而來的是聞聲進來的警衛們,看著黑漆漆的槍口朝著他的時候,他的怒火不得不暫時抑製。
黃大偉絲毫不畏懼那朝著自己的槍口,但他也不會繼續莽撞,他對著許、蔣倆人說道:“既然如此,那麼服從就是!不過,我還是會向孫文告狀,你們這是排除異己!哼!來日咱們走著瞧!”
看著黃大偉還能如此猖獗,許、蔣兩人都是臉色難看,他們都心想著把此人當場幹掉,但是他們也都知道這個念頭也隻能想想而已,隻要黃大偉沒有作出什麼出格的事情,沒有致命的把柄,那麼自己就不可能拿黃大偉如何,何況現在黃大偉已經失勢,來日有的是機會收拾他。
許崇智與蔣中正的不為意,那臉上的大度,都讓黃大偉心裏鄙視不已,黃大偉離開司令部,他坐車前往第一軍總部。
他怒氣衝衝抵達自己軍部後,他第一時間就召開軍部會議,把各旅旅長都喊過來開會!四旅旅長龔師曾留守福州並沒有隨軍到龍岩一線,其他三個旅旅長王懋功、陳得平、丘鴻鈞三位都按令到了軍部。
人到齊後,黃大偉自然把這份新的命令說了出來,他想看看自己的手下旅長們是什麼態度,可是他發現的是這三位旅長都沒有應聲,他們都言左言右,這讓黃大偉心裏一陣的失望,也對自己感到悲哀,自己竟然沒有讓這些部下跟隨!
黃大偉開口說道:“某自投身革命以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陳逆叛變之時,我也是緊跟孫先生,絲毫沒有動搖革命之信念,而後轉戰廣西,後入福建討伐李厚基,這才有了東路軍立腳之所,現在我有何錯誤,竟然罷免我軍長之職,這讓我如何心服,今日有我在先,他日你們必然在後!這都是小人作祟!”
王懋功是一旅旅長,也是第一軍精銳部隊所在,他沉聲說道:“但是這畢竟是孫總理的命令,難道遵令不從?”
陳得平也隨之開口說道:“那麼軍座是什麼意思?有何決定?不妨拿出來議議!我們也好商量一二。”
陳得平是儒將,也是三人中最善於謀略的將領。邱鴻鈞默不作聲但是也點著頭表示對陳得平的支持。
黃大偉看著這在座的三人,黃大偉說道:“我不能俯首就擒,坐以待斃,我也不會背叛孫總理,我想繼續革命,繼續討伐陳逆。”
陳得平聞言直言不諱說道:“軍座的意思是擁兵自重?”
黃大偉憤然說道:“這是因為孫總理身邊小人當道,不能讓孫總理糊塗下去,我想用實際行動讓孫總理腦子清醒一下!”
王懋功搖搖頭說道:“軍座,現在誰都知道軍中都是信服孫總理,我們就是同意,恐怕底下的將士們也會反對!這根本不可能!一但我等如此表態,要不了多久部隊這人心就會散!這軍餉糧草如何而來?”
黃大偉聽了也是一陣的氣餒,他也知道自己這邊最大的弊端,他邊想邊說道:“要不然就在梅州不走?”
此話一說,王懋功立刻搖頭否認說道:“不可,現在第三軍雖然抽調主力趕赴惠州戰場,但是梅州還有一個師二個團的兵力,外加梅州一個團的警備部隊,這實力絲毫不少於七千人,我們地理不熟悉,這人心也占優勢,何況一但第2軍、第4軍主力施加壓力,我們除了失敗還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