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要比其他人要好,每年都背著個袋子,外出打工。
楊奶奶挺有意思,繞著孫玉明轉了半天。
“粗手粗腳的,你幹不了這細心的活兒。我看你家那個小白丫頭倒是能做,心思活泛,人又勤快,還聰明。”
話說著說著,怎麼又轉了一個圈,跑到了孟小白身上。孫玉明挺不理解,小白姐到雙魚村可沒多少日子,整個村裏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誇她好,不知道她到底給大家灌了什麼迷魂湯。
“奶奶,您偏心!我不會養蜂,不是有奶奶您在後麵撐著嗎?”
甭管老人還是小孩,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聽到孫玉明這句話,楊奶奶臉上的笑容都顯得格外和藹。
“大明這馬屁拍的響!”
田園媳婦愣是站在旁邊看戲看了半天,幾分鍾才走了兩步路。
“二姐,您都站著半天了,你看我四嬸,香椿頭都打了一筐。”
“大明這話倒是沒錯,二丫頭,別等我,你先過去。我一會兒就去。”
田園媳婦也沒生氣,衝著孫玉明扮了個鬼臉,雙魚村的這些小媳婦兒,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不過,她倒也是好心,楊奶奶歲數終究還是大了,出來的人都會照應著點。
誰都知道,田園媳婦爬樹就跟個猴似的,還沒眨眼,就竄的老高。隻要她遇到楊奶奶,都會跟著一起,打了香椿頭,也會平分,不能讓老人家真的累壞了身子。
何況,田園媳婦和秀琴嫂子是妯娌,一個嫁給了田園,一個嫁給了田明,連著親戚關係。
“那行,您老就陪著大明叫故事!今兒打的香椿頭,我可不給你了,讓大明爬樹上給你摘!”
人都走了十幾米,還不忘回頭揶揄孫玉明一句。
孫玉明倒也沒在乎,爬樹這種事,女的做起來有點難度,對於二十歲的小夥,那就跟吃飯一樣熟悉。
“二姐,你等著吧!奶奶一準兒比你多!”
“行了!跟姑娘家家的掙個什麼勁。我問你,真的想養蜜蜂?”
原本孫玉明是有這個想法,打算到後山看看情況,現在看到楊奶奶一臉嚴肅的樣子,即使想要打退堂鼓,也有點晚了。
“嗯。”
孫玉明硬著頭皮點了點頭。
楊奶奶這輩子沒什麼愛好,唯獨養蜂是她一直掛在心頭的大事。以前想把這門手藝傳給孫女秀琴,沒曾想,她對這些不是很感興趣,反倒是讀書讀得特別用功。
如今去了縣城教書,別說養蜂,就是想見個麵,一個星期也就放假兩天,偶爾秀琴還要忙著幫學生補習,隻能拖到下個星期。之前,秀琴也想接奶奶去縣城跟著自己一起住,老人家不願意,不習慣那裏的生活節奏。
村裏窮是窮了些,可街坊四鄰的都認識,沒事就聚在一起聊聊家常,日子過得也不錯。
孫玉明現在想跟著自己學養蜂,倒也是件有意義的事情。
“那行!晚上等我家秀琴丫頭回來,看看她的意思。”
“好,謝謝楊奶奶!”
一老一小,就這麼談攏了。不過最終是否能夠成功,還需要看秀琴的意思。楊奶奶隻有秀琴這麼一個孫女,老伴兒前年去世,做點決定確實應該征求秀琴嫂子的同意。
不過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楊奶奶沒說出來,以前她就跟自己孫女提過,秀琴硬是不願意答嘴。說她這麼大年紀,該享享清福。山村裏的人,哪裏閑得住。
眼瞎正是開春的日子,楊奶奶還是背著秀琴,跟著其他婦女一起到後山的山腳下找香椿樹,打點香椿頭。打算給秀琴帶到縣城裏,炒個雞蛋。
孫玉明不知道這些,不過今天都來了,順道幫著楊奶奶爬樹,打點香椿頭也沒什麼。
其他人看見孫玉明一個二十歲的大小夥跟婦女混在一起,免不了要調侃幾句。
“我說大明,楊奶奶可就秀琴一個孫女,想討好也晚了!”
說話的人是黃玲嫂子,嘴巴厲害的狠,雙魚村的人都知道,她是個小辣椒。
還好孫玉明已經爬到樹上,就當沒聽見,拿著楊奶奶遞過來的竹竿子,拚命的揮舞著。
一會兒功夫,地上落下一大片香椿。說來也巧,那些香椿就跟瞄準的子彈一樣,落在黃玲嫂子頭上,氣的直跺腳。
“哎喲!黃玲嫂子,真對不起,沒看到你在樹底下。”
“嘿!大明,你把嫂子當傻瓜呢?我看你小子憋著一肚子壞水,就是故意的!”
“我沒有!”
“還說沒有,信不信我拿把斧頭把你這棵樹給砍了,看你怎麼蹦躂!”
“別別別,我錯了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