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金牛潭
第一章加勒比海上的兩個月亮
從邁阿密回來,已有些時日了。那是我第一次去佛羅裏達。之前有關的認知,全來自電影《加勒比海盜》和《邁阿密風雲》。
半年前,我的一個名叫狄葛的高中同學,來電邀請我到他邁阿密的新居一聚。在此之前,我們幾乎沒有來往。如果不是他的名字令人印象深刻,我大概早已將他忘記了。
我所就讀的高中,是在一個縣城當中。那個縣城也是在那個時期,開始流行計程車服務行業。所以狄葛一轉學過來,我們就立即給他取了“的哥”這個外號。
他是一個美籍華人,因為他父親的生意越做越大,最後在我們縣開了工廠。而他父親需要親自過來作為技術指導。所以,他隨著他父親回到中國。
初轉學到我們學校並沒有感到陌生。受西方教育影響,他性格開放,熱情,能說上一口流利的中文,並且一點也不“臭青”。所以,很快就跟我們打成一片,更受到不少女同學的青睞。直到三年級的下半學期,才又轉回美國。
我在接到邀請後的第七天,才動身前往佛羅裏達。我生性喜靜,極少在人流密集的公眾場合露麵,所以故意將行程推遲了幾天。這樣做不但可以避開聚會的人流最高峰,也能享受最高規格的接待。
邁阿密是美國佛羅裏達州的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是傑克遜維爾),位於佛羅裏達半島的比斯坎灣。曾被《福布斯》雜誌及瑞士聯合銀行評為美國最幹淨的城市,美國最富裕城市和全球第五富城市。
這個曾經賭博業繁榮,禁酒令的管製極其鬆懈的城市,沒有人知道它名字真正的由來。最可能的一種說法是來源於印第安語,譯為“甜水”。因邁阿密河實際上從佛羅裏達沼澤地向大西洋呈漏鬥狀,是這個區域的水的集中地。
下了飛機,我沒有自行四處閑逛,而是直接乘車前往這個十足富二代(他曾自稱是創一代,說創業期間一毛錢也沒有用他父親的,我自然不必跟他爭論)的新居。
多年不見,我們的長相,在眾多同學當中算是沒有多大變化的,所以立即就認得出來,隻見他興高采烈地道:“哈嘍,團長大人,怎麼現在才來?他們都已經回去了。”
在高中,我曾擔任學生會副主席、文學社社長、記者團團長。前兩個職務沒有什麼建樹,後一個記者團團長之位是最多同學追捧的一個。我將原來僅僅十六開、單張的、僅供校內閱讀的校報發展至多張四開,並向同城所有中小學推送。此方案一直延用至今。
“那不正好?”
“哈哈哈,早知道你會這麼說,十幾年不見,你竟一點也沒有變。”他急急命下人幫我放好外套。
不管我去那裏,氣候如何,我從不習慣攜帶過於繁冗的行李,隻帶一件外套,除非裝扮上需要。
我也笑道:“為什麼要變?一種米養百種人,也許是我沒有遇到什麼悲劇足以令我改變我的性格。”
“以前或許沒有,這回可以有了。我要帶你去看一些你不曾看過的。”
“什麼意思?”
“不急,既然是請你來分享我的喬遷之喜,當然得好好帶你參觀我的新居。”
他的新居豪華的程度自然也沒有必要再贅述。我唯獨喜歡的,是他臨海的雙回廊設計,可以270度無屏障欣賞海景。臨海的房子在邁阿密比比皆是,在國內卻是很多人向往的。但是住慣太靠近海邊的房子就會有一點毛病,那就是一旦出差或是換了環境,聽不到海水的聲音,是很難睡得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