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合作(2 / 2)

“這個好說。”劉盛龍滿口答應。

“我家門前如今有一座空著的吊腳樓,即日起給過往的客商無償提供茶水。”漁舟也不甘落後,“今年種茶已經太晚了,還得麻煩二位雇人去山上采茶。采好之後,送往絕雁嶺,回頭我再把幹茶平分給二位。”

“好。”二人異口同聲。

“時日久了後,絕雁嶺絕對不會是賣茶的最佳處,這沏茶之道若拿捏在我手中也不是長久之計。”漁舟誠懇地道,“因此,過段時日,兩位須派可靠之人到我那兒學茶道。”

漁舟此舉可謂是表現出了莫大的誠意,加上目光長遠,令人肅然起敬。

鍾若瑜、劉盛龍雙雙起身,深深一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如何分成的問題。既然是風險共擔,那必然要相對公平。我所能提供的隻有技藝,相對而言不那麼辛苦,因此我隻要兩成,剩下的八成你們平分。”漁舟正色道。

“這可使不得,若沒有漁小姐,我們哪來的機會?”劉盛龍立刻反對道。

鍾若瑜也不依,三人互相推脫,最後達成鍾若瑜四成、漁舟與劉盛龍各三成的協議,各自簽字畫押。

散去時,暮色已起,劉盛龍親自到樓下送眾人離開。

見劉盛龍目光久久未收回,按捺已久的賬房先生疑惑地道:“明明東家和鍾公子出同樣的力氣,東家為何要讓利?”

“此二人非池中之物,大燕朝必將留下他們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個鍾公子,你以為他是普通商賈麽?我派人去燕京查過他的底細,隻知是京城來的,與褚太守交好,僅此而已。他看上的人,又豈能是一般人?”劉盛龍歎道,“你看看,人家小小年紀眉頭都不皺一下就讓出茶道,如此深謀遠慮,顧全大局,前途無量,真是後生可畏啊。”

諸事談妥,漁舟立刻忙碌了起來。先是跟著鍾若瑜或者劉盛龍漫山遍野地跑,按照自己連夜定下的標準教他們如何采茶,紅茶綠茶黑茶白茶分門別類,老嫩分摘,即采即製。

漁舟這也給先前雇傭的桃花村村民找到了一條謀生之道——專門炒茶、製茶。

等他們上手之後,漁舟也沒辦法歇著,因為得傳授茶道。

由於聽課的“學生”有西門先生和鍾若瑜,漁舟的壓力也很大,足足花了七日的時間做準備才開始傳授。

一開始漁舟是拒絕老先生旁聽的,結果人家文縐縐地來了一句:“遊學一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在選人方麵,漁舟雖未明確說怎樣的人適合,但鍾若瑜和劉盛龍眼光驚人的一致,都是清一色的妙曼女子,琴棋書畫必精通一門。

這樣一屋子的才女,反倒襯得漁舟這個先生成了俗人。好在漁舟臉皮厚,往台上一站,先生的氣勢立刻有了。

漁舟所傳授的茶道言簡意賅,主要講製茶、識茶、泡茶,最後一點為重中之重。畢竟這些都是貌美如花的年輕女子,總不可能會拋頭露麵地上山采茶,她這也算是因材施教了。

除卻西門先生和兩位東家,真正的學生不多,僅僅八人,漁舟傳授起來也沒有那麼吃力。倒是西門先生這個“旁聽生”屢出奇言,他每次發問,漁舟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漁舟緊鑼密鼓地忙活著,遠在寒山書院的宣竹也聽到了消息,他這個消息不是白芷和忍冬送去的,而是絕雁嶺的吊腳樓。

據說,樓中散茶味道極好,有人題了對聯: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吊腳樓樓主千金求橫聯,文人墨客群至,始終未能入得樓主青眼。

該對聯最早是出現在某位先生的課堂中,最後在書院傳得沸沸揚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有不少恃才傲物的學子將自己的橫聯送往絕雁嶺,可結果都是杳無音訊。

先生也曾拿該對聯問過宣竹,宣竹那時歸心似箭,哪有什麼心思對對聯,隻能虛應道:“對仗工整,氣勢磅礴,意境高雅,堪稱絕對。”

數日後,拔得頭籌的四個字是“飲盡天下”,出自江南老嫗之手。這江南老嫗何許人也?對於某些章台走馬的紈絝來說,那可就真是如雷貫耳了。多數正經的文人墨客雖不恥提起江南老嫗,可那人字畫雙絕是不爭的事實,也因此絕雁嶺腳下的吊腳樓更名為“天下樓”。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22906/1467548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