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探病(1 / 2)

在漁舟、鍾若 瑜和劉盛龍的籌謀與斡旋下,屬於他們三的錢莊——彙通天下悄無聲息在宣陽城衙門附近開業了。錢莊隻有十個人,一個掌櫃,一個出納,一個庫管,兩個賬房先生,兩個櫃員,三個小學徒。其中有三人是漁舟的,就是那三個小學徒,白芷、紫蘇和忍冬。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多餘的人,連掃地灑水的都沒有。

在用人之道上,鍾若 瑜對漁舟一向不敢苟同,但也學不來。偌大一個錢莊,她居然就扔了三個小屁孩去,白芷給掌櫃打下手,剩下的兩個跟著賬房先生跑腿,簡直是跟鬧著玩似的。

但在管理章 程上,鍾若瑜和劉盛龍就不得不甘拜下風了。她花了三日時間,整整寫了三十頁的管理製度,對每個崗位、每件事、每個時間節點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獎懲製度也一目了然,權責清晰,賞罰分明。

開張的前三個月,三個東家輪流坐堂。因竹先生臥病在床,漁舟排在最末。

漁舟一方麵需要照顧宣竹,另一方麵想到不久之後興許竹先生就要上京趕考了,天下樓開分號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她打算開五家分號,由南向北鋪展。像開錢莊一樣,開茶樓也需要前期考察與選址,在這事情上她徹底犯了難。

四個孩子有三個撥去了彙通天下,剩下的當歸年紀小,性子又憨厚,而且此去路途遙遠,實在是不放心讓他去,而自己又分身乏術。

鍾若瑜知道後,他說恰好第一個月由劉盛龍在彙通天下坐堂,而他北邊也有生意需要處理,可捎當歸同行。

漁舟深知商場瞬息萬變,若不牢牢把握先機,將會是後來者居上,因此猶豫再三後,點頭應允了,並從所雇的長工中挑選了五名伶俐的漢子隨行。

這次決定,漁舟是真帶了幾分忐忑,畢竟是第一次對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委以重任,還不像白芷他們一樣可以待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可她轉念又想,若是事情不成,那就當磨礪孩子吧,左右都有鍾若瑜看著,總不可能將那十萬兩銀票全都敗光了。

臨別時,當歸懷揣著十萬兩銀票,內襯都被汗水沾濕了,高興、激動與感恩交織在一起,含著淚恭恭敬敬地給漁舟叩首拜別。

四個孩子中,隻有他一人學了茶道,後來看著另外三人都去了錢莊,留他一人在漁舟身邊端茶、泡茶,羨慕、孤寂和失落困擾了他許久。沒有家的孩子,最是敏感,最怕的是自己不被需要。

漁舟摸著他的腦袋,殷切叮囑:“出門在外,保護自己最重要。你還小,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揮霍,若是此次不成,下回再去也是可以的。”

當歸握緊了拳頭,鄭重其事地允諾:“姐姐,我一定會帶來好消息的!”

鄉試過後是宴飲,參考學子大都是寒山書院的學生,七拐八拐總能攀上一點兒關係。而在書院中課業極好的竹先生始終未曾露麵,於是便有人猜測說是病了,前來探病的人,雖不是絡繹不絕,但隔三差五地總有那麼三五個。

漁舟不耐應對這些虛情假意,索性將糟糠之妻的角色扮演得深入人心。宣竹的同窗前來探望時,漁舟要麽就是木訥寡言、麵無表情,要麼就是捋著袖子,卷著褲腿,土得掉渣。誰見了都會忍不住暗自歎息一句:鮮花插在牛糞上,真是可惜了,漁舟就是那坨牛糞。

西門先生出門去青鸞城了,若是他見了,定會橫眉怒目地訓斥“有眼不識金鑲玉”或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似乎是跟漁舟待久了,西門先生也變得越發任性了,高興時手舞足蹈,不高興時橫眉冷對,偶爾還會破口大罵,哪還有半點大儒該有的樣子!可是,他卻感受到了這幾十年從來沒有過的快意。

鄉試的主考官留在宣陽城要直到月底放榜,作為東道主的褚進,隻能陪著他們閱卷和試題封存後四處遊山玩水。今日賞月,明日登山,後日遊湖,幾位考官興許是看厭京城的錦繡繁華,竟然對邊陲之地的“窮山惡水”也興致勃勃。盡管如此,褚進還是抽空來絕雁嶺探望過竹先生,足見深情厚誼。

說起探望的人,又怎麼能少得了沈夢溪與澹台未晞呢。

那一日秋高氣爽,宣竹病情稍稍好轉,漁舟見他臥床已有多日了,神情頗有幾分悶悶不樂,於是拉著他去了後院拔花生。

病中的宣竹對漁舟極為依賴,若是半日見不到她人影,那張俊臉黑得堪比鍋底,藥也不喝,非得等到漁舟回來不可。

隻要漁舟在身邊,稍稍順著他一點兒,立刻乖得像隻溫馴的小獅子。不對,人家是個安靜的美少年。

後院的菜園子裏矗立著一棵高大的楓樹,層層疊疊,團團簇簇,紅似朝霞,豔如火焰,帶著秋天的纏 綿和沉寂與瓦藍瓦藍的天空融於一體,交相輝映,異常美麗。秋風一起,落葉紛紛,如一隻隻斷了魂的金色蝴蝶隨風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