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勝(1 / 2)

暫且不說翟將軍的 猶豫不決。

與此同 時,遠在湙山的漁舟也收到了這個消息,基本無甚區別,不過翟將軍手中的消息是出自東陵泛舟,而漁舟手中的則是出自黃芪。

不得不說黃芪 是個忠心耿耿的下屬,自己的一舉一動必上報主子。

漁舟又豈會錯過這等千載難逢的好時機,與南風、張雁坐下一商量,果然是不謀而合。

於是,白日裏南風那支隊伍的騷擾日漸頻繁,當聯軍派兵追擊時,立刻鑽入山林;當聯軍跟丟,立刻又殺個回馬槍,令人恨得牙癢癢了。

不過令稍稍聯軍鬆一口氣的是晚上的鬼哭狼嚎消停了,總算能讓人睡個安穩覺了。

那麼,漁舟到底去哪兒了呢?

殺人放火,自然是要選天時地利,漁舟當然是帶人去“踩點”了。

大概是湙山“山賊”最近殺人放火的事情幹多了,聯軍有了警惕之心,存放糧草的地方是一個光禿禿的山坳,草木凋敝不說,還極矮,基本沒有沒過膝蓋,藏隻兔子什麼的還可以,人就太艱難了,就算蹲著也能冒出一個腦袋。不僅藏身難,而且怪石嶙峋,大片大片的巨石裸露在地麵。

不是天幹物燥的季節,地勢又如此不利,用火攻自然是行不通了。

那麼,聯軍的糧草是如何運出去呢?

其中有一條兩丈寬的小溪流經山坳,不定時、不間斷地會有船隻穿梭來往。

因為有重兵把守,漁舟等人隻敢在遠處眺望,不得接近查探。即便有飛簷走壁本領的九嶷,夜探多次都無功而返,可見戒備之森嚴。

能看不能吃,實在是心癢難耐,怎麼辦成了盤旋在眾人心頭的一個新難題。

漁舟倒是不急,說在這種嗬氣成霧的寒冷季節裏,小溪居然沒有結冰,實在是值得研究研究,於是叫上眾人,帶著鋤頭、布袋,朔溪而上,尋找源頭去了。

越走越遠,幾乎與目標背道而馳,張雁與卓飛龍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到了後來幾乎要坐立難安了。

這一日,正值午後,學子們都跟著公孫鴻宇采藥去了,漁舟倚在一塊大石頭上打盹,宣大人在一旁煮茶,張雁與卓飛龍竊竊私語了一番,磨磨唧唧地蹭到了漁舟眼前。

漁舟早在幾日前就看到他們兩人臉上的為難了,不過是故意看他們能夠憋幾天,一直選擇視而不見,忍著沒問。

“先生,是這樣的,我們與南風將軍分開已經有六天了,也不知道他那邊還撐不撐得住。”張雁期期艾艾地說道。

“嗯,是有好幾日了。”漁舟漫不經心地說道,“所以呢?”

“所以……所以我和張將軍想回湙山去看看。”卓飛龍遲疑著說道。

“遊山玩水,我帶那十幾個學子就夠了。剩下的五百兵士真是沒情調得很,一個個跟木頭似的,無趣啊無趣。”漁舟似笑非笑地道。

湙山臨別時,漁舟把自己隊伍一分為二,將五百人分給了鍾若瑜。

騷擾聯軍的隊伍,其實已經由兩支,變成了十幾支了,彼此獨立,彼此照應。

“先生可是有妙計了?”張雁大喜過望。

漁舟毫不客氣地潑了一盆冷水:“兩位將軍連日溯溪,是否有收獲?”

兩人麵麵相覷,抓耳撓腮也沒說個所以然出來,二人都是粗人,成天琢磨著打打殺殺的事情,哪有心思去溯溪?

看漁舟不像吃飽了撐著的樣子,二人歇了離去的心思,可是越走越遠,心中也越來越沒底。

卓飛龍不知道宣竹的身份,又見他與漁舟形影不離,忍不住私下找到他探口風。

宣大人看白癡般掃了他一眼,冷冷地道:“山坳除了火攻,還有別的什麼辦法?”

卓飛龍仔細琢磨了一番漁舟近日的所做作為,拍著腦袋恍然大悟:“水!”

“總算還不是太笨。”宣竹淡漠地說道。

“可是……可是,那麼寬的河流,不下暴雨的話,水漲不上去啊。”張雁囁喏道,“就算等到開春,也不一定能等到大雨啊。”

“走了這麼久,可是有發現點什麼?”宣竹難得耐心地指點道。

卓飛龍搖頭,張雁若有所思。

溯溪尋源,自然是越往上走,溪流越小,這個是常理,而常理往往會很容易忽略。

果然,又過了兩日,溪流已經由兩丈變成了一丈寬。漁舟選了一處黃泥地,命眾人停下腳步,挖土、裝袋、填溪。這填溪也是有講究的,不是一股腦地攔腰斬斷,而是隻填一半,乍一看,水流還是那麼多,隻不過是更湍急了而已。

此外,這堤壩也不是隻築一處,而是從一丈寬處往回走,每隔一千米左右築一次,一共築了五處,越到後麵,泥土和石頭耗費得越多,時間也花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