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此話怎講? ”聖上身子前傾,露出感興趣的模樣。
“譬如 貂皮大衣,這東西在北地極為常見,價格也不貴,有一個商販從北地買了貂皮大衣跋涉千裏,然後以較高的價格賣給了一個南境的豪紳。陛下隻看到了商人從中謀取暴利的一麵,沒看到他路途周轉的辛勞付出和為了妥善保管這件大貂的支出,更重要的是南境的這個豪紳用這件大貂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季。其實,這是一種等價交換,一個獲得了銀子,一個獲得了溫暖,互惠共贏。”漁舟思忖了一會兒,比劃著說道,“推而廣之,商人互通有無,那麼南方人能穿北方的大貂,吃上北方的窩窩頭、大棗、香梨等等,而北方人能用上南方人的絲綢,吃上稻米、荔枝、枇杷、木瓜、楊梅等等,諸多好處,難以勝數。請陛下見諒,草民好口腹之欲,隻能想到吃的。”
聖上若有所悟 ,問出心中的憂慮:“若人人都知道買貂皮可以輕鬆地賺到銀子,那誰人還耕地,誰人還種糧食?”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經商也有自然法則,那就是優勝劣汰。誰家的東西物美價廉,誰為人公平公正,誰人一諾千金,百姓自然而然地就去誰那裏購買,誰就能夠在商界中站穩腳跟。此外,就像當官一樣,不是任何人都適合,不懂經營之道,不守商業法則的人自然會被淘汰。”
“商賈鑽營後,腰纏萬貫,廣置豪宅,兼並土地,驕奢淫逸,與民爭利,又當如何?”謝無寂仰著小臉,十分認真地問道。
“這話說的,各行各業都有衣冠禽獸,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不能因噎廢食啊。就像當官的不也有貪贓枉法、作惡多端的麽?朝廷律法不是照樣將他們治理得服服帖帖的麽?”漁舟輕笑道,“即便是提出‘三官生虱六’的商君不也承認了‘農、商、官三者國之常食官也,農辟地,商致物,官法民’麽?而韓非雖也認為商為‘五蠹’,卻不也依然承認商業的作用:‘利商市關梁之行,能以所有致所無,客商歸之,外貨留之’?”
聖上與太子默然不語,看凝重的神情,似乎已陷入沉思。
漁舟飲盡杯中茶,提壺在三隻杯子裏續了茶水,淡淡地說道:“倘有一日,北俄覆滅,四海歸一,成千上萬的百姓湧入大燕,戰事停歇,人口連年增長,土地飽和,那麼黎明百姓拿什麼養家糊口?難道也學秦始皇一樣,修直道、建長城、蓋阿房宮、挖驪山陵墓,弄得怨聲載道、民不聊生麽?即便效仿秦始皇修築大型工程,也隻能解決一時,根本無法持久。商業則不同,隨便一個經營有道、穩健發展的作坊,輕輕鬆鬆養活數口之家,還可以給朝廷帶來豐厚的稅收收入。”
“那依先生之見,又該如何抑製官商勾結?”聖上沉吟道。
“依草民淺見,這又是重農抑商的一大弊端了。試想,倘若朝廷製定了一套自上而下、完整統一的商業律例,商賈隻需誠信經營,踏踏實實地做自己的事情就能夠獲得應得的收入,那麼誰還願意匍匐在官員的腳下,為貪官汙吏輸送利益?打個比方,如果朱雀大街的繁華地段有一個鋪子正在出售,很多人想要買,那麼憑借什麼去買的,要麽人多勢眾,要麽位高權重。而不是公平競爭,誰出的價格合理誰得之,無論身份與地位。數千年來,朝廷為了抑製官商勾結想了不少辦法,可結果不盡人意,為什麼呢?因為一味地壓製商賈,適得其反。這世道畢竟還需要互通有無,那麼一定需要商人,商人想要活下去就不得不勾結當官的,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不得不承認,限製商人入仕的確起到了某些作用,但是為什麼不換一個思路,限製官員至親從商呢?如此一來,是不是就沒了限製商人入仕的必要?因為一旦入仕,就意味著至親就不可再經商。”漁舟歎了一口氣,敲著腦袋說道,“當然,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考慮的還有方方方麵麵。”
看著殿中有些呆愣的父子,漁舟覺得自己說太多了,兩千多年之後的先進商業思想,一時半會又豈能想明白呢?
再繼續說下去,弄不準就會當成妖怪,所以漁舟理理衣襟,決定走人,起身說道:“陛下若無其他事情,那麼草民就先行告退了?”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22906/2073084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