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蜜還在喝著水呢,差點沒噴出來:“李大哥,你城裏是咋算的說呢?”
“酒樓裏小二是百文一月,管事是半兩銀子一月,掌櫃的是一兩半一月。”這村長兒子李安寶這麼說道,真是不知道那小子想到什麼,他一個村裏的廠子的小管事就想要一兩銀子一月,要他說,五十文一月就頂好了。
“這樣啊,成,那便聽我一聲。”李蜜想了想,安下了心。
“李大哥,你可還願意做賬房先生?你想要多少月銀?”李蜜對這村長兒子還是有個交好心理的,畢竟她不想惹事,也不想讓其他人惹事到自己身上。
“這...自然是願意的。雖說在城裏做賬房先生有九百文,但那一個蒸餅就要三文錢呢,鎮上隻要一文錢的。你便給我三百文一月吧?”李安寶這麼試探的說。
李蜜笑了笑:“自然是成的。那就麻煩你了!”
“還有這位大哥,你就做管事如何?一月五百文。”李蜜看向了那一直以來最淡定的一位,也是最先回答自己的那位。
“好!”李蜜看著這淡定漢子的眼睛都發光了,原來是假淡定啊。
“其他人便是一百文一月,如何?”李蜜看向其他漢子,都是欣喜的樣子呢。
“蜜丫頭,這...”李有糧一臉猶豫的樣子。
“村長,可有不對?”李蜜可不知道村長覺得哪裏不好了。
“這地裏?”李有糧想著的不過是農閑是弄弄這活兒,這一年裏忙著幹活的農民,哪還能一月一月的這樣呢?
“是啊,若是顧不上地裏,那這活不幹也罷。”這些漢子一聽臉都垂下來了,地裏的才是正經的,這活不過是補貼補貼家計,可不能擋了地裏的活計,沒了地裏的活,可是要全家都吃不上飯的。
李蜜也是一愣,這是個問題呢。就是現代也是民以食為天。在這裏,效率低下,畝產量完全不夠的情況下,這田地才是最重要的。而自己的廠真辦起來了不可能說是因為農忙而停下來的。還有這稅收是收糧食的,不是說不收銀子,隻是這同樣的銀子可以換上更多的糧食。
李蜜這會也是了解了王姑提的一戶一人的另一個好處了。她笑笑:“自然不會耽誤大家的活計的,無論男女,每一家隻選一人在廠子裏辦事。”
果然這座位上的漢子沒有那麼驚慌了,這活他們自然想要幹的,他們這些窮人家的一年都見不到一兩銀子,在李蜜這幹活,最差的半年都有一兩銀子了。更別提那主管了,兩月就有一兩銀子!
“而且,這每天每人的幹活時間也不長,兩班倒的。這可不會累著,也不會讓你們沒時間去做點其他的。這第一班是卯時到巳時,第二班是從未時到酉時。每人每天兩個時辰,這可好?”李蜜拋出了兩班倒,幾乎每人每天隻要上四小時的班,李蜜覺得對這些漢子來說已經很好了。
這些漢子們喜出望外的,互相看了幾眼,都不敢相信。李安寶還擰了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