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商部,將商賈統一管理好處有三,第一,將所有商賈納入到統一的管理機構,就猶如百姓的戶籍一般,更便於對商賈之人及商業之事的嚴格管理!”
李二陛下微微頷首,底下眾臣有些人也不禁點點頭,認可李承乾的說法。
“第二,增加國庫稅收收入!父皇也該清楚,兒臣自己那些產業這幾個月來上繳了多少商稅……兒臣算過,自去歲十月至今,兒臣旗下產業累計上繳商稅已經超過了一百萬貫!”
“什麼?這麼多?”
“百萬貫?我大唐國庫一年收入也不過三千萬貫吧?”
“假的吧?”
“為何會這麼多?”
李承乾說出自己近一年來所繳納的商稅數額,除了幾個知情的大臣之外,所有人都驚訝的竊竊私語起來。
李承乾淡淡一笑,繼續道:“兒臣手下有哪些產業父皇也該清楚,或許有些產業利潤確實很高,但是論這些產業的總量,不說與我大唐全國相比,哪怕是在長安城一地,也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那為何我的產業可以為國庫上繳了百萬貫稅收,而整個長安,甚至大唐去歲整年的商稅收入又有多少呢?不足五百萬貫!這正常嗎?”
李承乾淡淡的反問,讓包括李二陛下在內的眾人陷入了沉思,包括那位站出來準備反對設立商部的大臣。
“我大唐現今對於商賈收稅,各地均有不同標準,壓根沒有統一的、具體的收稅規定!而兒臣手下產業,上繳的商稅均是按照實際收入的三成來上繳商稅……諸位可以算算,我這不到一年以來賺了多少錢!”
說到這裏,李承乾有些戲虐的看向李二陛下,卻被後者狠狠的瞪了一眼。
而那些大臣也是很快算出了李承乾這不到一年時間賺了多少錢……
“諸位或許會覺得我賺這麼多錢有違聖人之道,有違儲君之範,可是……就像我之前說過的一樣,諸位可知去歲十月至今,長安城共計湧入各地難民足有上萬,可是諸位可曾在街上看到過這些難民?”
李承乾的話讓眾人愣住了,仔細一想還真是,現在長安大街上已經很少能夠看到那些衣衫襤褸、沿街乞討的難民了,平日裏不注意,此時李承乾提起來,他們才發現!
“我手下的產業,所雇傭的百姓,除了一部分長安城周邊鄉村的百姓之外,全部都是這些難民,人數累計達到了五千餘人!而這五千多人所涉及到的家庭則是一萬四千餘戶!也就是說,我所雇傭的這五千餘人,真正養活的人數總計超過兩萬人!現在,這些人不僅無需上街乞討,反而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房住,人人有衣穿!各位還認為我所賺的錢有什麼不對嗎?”
一個個具體的數字,讓這些大臣一個個傻愣愣的看著李承乾,都被驚呆了。
“商稅其實一點也不比農稅少,尤其是現今我大唐與西域諸國商業往來頻繁,若是能夠詳細將所有商賈登記在冊,隻需按照三十稅一的稅率來收稅,我相信,國庫的收入至少能夠在現有基礎之上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