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靜坐請願(上架加更1/5)(1 / 2)

“聽說了嗎,太子把自己的老師給氣死了!”

“怎麼可能?太子那麼的尊師重道,之前還向孔穎達負荊請罪呢!”

“我可不是瞎說,你們應該知道李綱死了吧?知道他是怎麼死的嗎?”

“當然知道啊,昨日貼出來的聖旨不是都說了嘛,他自己出自私心彈劾太子,結果被太子說的羞憤而死,難道不是嗎?”

“當然不是,我聽我一個親戚說,聖旨裏說的並不是實情,隻是陛下為了掩飾太子氣死老師這件事才那麼說的。”

“哦?你親戚是誰,怎麼會知道這種事?”

“嗬嗬,說起我這個親戚那可是相當了不起啊,他雖然隻是一個修鞋的鞋匠,但是他的一個親戚可是五品官員呢,有資格參加大朝會的!”

“真的嗎?那他可真好運,居然有這麼大來頭的親戚。”

“不然說呢嗎,若非我親戚的親戚,咱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知道那個李綱真正的死因呢。”

......

在李綱朝堂吐血而亡第三天,長安城悄然開始有一個留言開始迅速傳播開來。

太子少師,新昌公李綱之死,並非兩天前那份朝廷發布的聖旨所說因出自私心彈劾太子,卻被太子質問的內心羞憤,當朝吐血而亡。而是太子李承乾憤於自己的老師李綱彈劾自己,還想要陛下罷免自己的太子之位,對李綱以言語相激,致使李綱怒火攻心,吐血而亡!

這個流言剛開始相信的人很少,即便是聽到有人說,也隻是一笑了之,並沒有當真。畢竟相對於李綱這個一直以來都隻是在士林頗有名望的大儒來說,李承乾由於這近一年來的所作所為,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形象更高一些。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談論這件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說李承乾把太子少師李綱氣死的事,而且還都言之鑿鑿。

普通百姓也就罷了,太子如何與他們沒有太大關係,且李承乾本來在百姓心目中良好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他氣死老師這種在此時絕對能夠讓人人唾棄的負麵影響。

但是,有一部分人可不會這麼簡單的就放過李承乾,或者說不去理會李承乾氣死李綱之事!

還是在國子監,作為邱心誌的同窗兼好友的盧誌明,起初也同所有人一樣,認為李綱之死是他咎由自取,但是這段時間不斷聽人說李綱其實是被李承乾氣死的,漸漸的心裏也開始懷疑到底哪個說法才是事實!而隨著時間推移,他越來越相信李綱確實是被太子李承乾氣死的說法。

因為正如那些說李綱隻為了一些小事而彈劾李承乾,出於私心更合乎常理一樣,李綱本就是太子少師,他又有什麼私心會去彈劾自己的弟子,甚至要讓陛下把自家弟子的太子之位給罷免掉……按常理來說,若是出於私心,應還盡力的保護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待李二陛下百年之後,他李綱便是帝師了!說李綱出於私心彈劾李承乾,更加不合乎常理!

也就在盧誌明轉變想法時,國子監幾名學子開始聯絡包括太學等學府在內的學子們,準備一起向李二陛下請願,罷免李承乾這個氣死自家老師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