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天災與機遇(1 / 2)

雖然早有預料,但是這些使節態度轉變的如此之快,也是讓李承乾再次刷新了對人類臉皮厚度的認知!

尤其是康雄,這個人不要臉的程度讓李承乾可謂是大開眼界。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康雄確實是一個人才,一個難得的外交人才!

同時,康雄的表現也讓李承乾更加堅定了最初對於昭武九姓諸國的處置辦法――這些國家必須連根拔除!

當然,李承乾雖然不是什麼善良之輩,但也並非弑殺之人,所謂連根拔起不是說要將昭武九姓諸國之人全都殺掉,而是要將這些人分散安置,不能再讓他們聚集在一起!

如此反複無常的牆頭草,李承乾實在擔心未來某一天,他們會像原本曆史上一般,關鍵時刻在背後狠狠給大唐一刀!

當然,這些都是之後的事情,此時最重要的還是確定這些國家歸付大唐之事。

隨著諸國使節的表態,接下來的談判就非常順利了……說是談判,不如說是大唐單方麵的向諸國下達命令更準確一些。

諸國使節絲毫不再提之前的那些條件,甚至連原本國主交代的條件也不敢再提,恭敬的聆聽著李承乾說明大唐需要他們做的事情。

對於諸國要求說起來非常多,其實總結起來隻有三條:

第一,諸國王室及主要官員、貴族全部前往長安拜見李二陛下,接受李二陛下的封賞……之所以有這個要求,主要是要將這些人調離各國。隻要這些人離開各自國內,前往長安,那能不能再回來完全得看大唐會不會放人。而且這些人離開,也有利於大唐順利接收諸國。

對於這一點,雖然諸國使節心中疑慮很大,有些不滿,但是攝於大唐的威視卻絲毫不敢言語。

第二,大唐會派駐軍隊進入諸國,從今往後諸國不得保留一兵一卒私軍,否則將以謀逆罪論處。

第三,諸國歸付大唐之後,諸國領土將成為大唐帝國的一部分,大唐會重新設置郡、縣進行管理,所以,原則上大唐會繼續沿用諸國原本的官員。但是,對於各國原本的官員,大唐會重新進行考核及篩選,隻選擇那些有真才實幹,且無任何惡跡之人,而非通盤接收!

哪怕心中有再多的不甘和無奈,諸國使節也不得不接受大唐的條件,並且在簽訂好相關協議之後,迅速啟程回國,沒有再做絲毫停留。

當然,一紙協議根本沒有任何約束力,西域諸國要是想反悔,不要說是一個使節簽訂的協議,哪怕是各國國主親自簽訂也可以隨時撕毀。

但是,李承乾相信,沒有哪個國家會這麼做。乖乖接受大唐的條件,那些國主、貴族至少還能獲得大唐一個爵位,至少下半輩子衣食無憂。如果敢於反悔,那龜茲王和龜茲官員、貴族如今的下場就是他們的未來!

也就在延城諸國使節返回各自國家的同時,西域諸國之中還在負隅頑抗的幾個國家,在收到龜茲被大唐攻占,龜茲王自縊,貴族及百官均被俘虜、抄家的消息之後,一個個惶惶不可終日,當即就有好幾個國家趕忙派出使節火速向延城趕來。

至於僅有的幾個依舊冥頑不靈之輩,大唐也不會再客氣什麼,隻是如今時機不合適,寒冬即將來臨,不利於大軍征戰。待到來年春暖花開之時,大唐大軍必定會“造訪”這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