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良禽棲息何枝可依,山海關外山易主(1 / 2)

小皇帝失蹤了,太後緊急召集內閣,全城戒嚴,那一天恰好是冬至,五城兵馬司和錦衣衛傾巢出動,在大街小巷巡邏,就像是包餃子似的。小皇帝頑劣,不堪教導,時常頂撞太後和內閣閣老們,八歲時覺得年紀小,可以慢慢教,如今到了十三歲,不僅沒有收斂,而且還越來越放縱,感覺很有其祖父慶豐帝的遺風。

鑒於小皇帝之前有過“前科”,崔閣老對此表示樂觀態度:“是不是和上次一樣,跑到天津看海去了?”這是長興七年的事情,那時候沈今竹禦駕親征,和老對手西班牙無敵艦隊在海上狹路相逢,小皇帝少年意氣,也想跟去,太後和內閣堅持說天子守護江山社稷,不容許小皇帝冒險,誰知太後前腳剛走,小皇帝後腳就喬裝出宮跟去,還要買船南下,幸虧被廠公懷義的耳目看出來,五位閣老肝都快嚇出來了,就怕出現第二個東海之變,閣老們連夜趕到天津,請小皇帝回宮。

沈今竹搖頭說道:“這不太可能,寒冬已至,海邊沒有看頭,而且現在海上無戰事,皇上去天津做什麼。”

於閣老說道:“如果做最壞的打算,就是藩王謀反,欲奪帝位。”如果是這樣,小皇帝現在肯定沒命了。

閣老們的目光都焦距在負責監視藩王的東廠廠公懷義和錦衣衛指揮使曹核身上。兩人表示幾位血緣關係比較近的藩王都不太老實,但是也沒有得到藩王動手的消息。

眾所周知,小皇帝正值中二反叛期,最不服管教,而且有能力反抗成年人的特殊時期,以前帝師王閣老教訓的話尚且能聽進去幾句,可惜王閣老八十歲高齡終於熬不住了,猝死在文淵閣,死時手裏的勸學篇已經寫了一半,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順天府尹孫秀說道:“如今看來,應該是皇上厭倦宮廷生活,微服私訪去民間遊玩了,估計早就出了京城,微臣建議將搜索範圍擴大到整個北直隸,尤其是大同宣府那邊。”熟悉慶豐朝的老臣都知道,以前慶豐帝就喜歡到宣府,時而開鋪子做生意,時而自封為遊擊將軍去打韃靼人。並且把宣府稱之為“家裏”,倘若聽到有人說是關外,是要挨板子的,小皇帝的才學和治國方略遠不如當年的慶

豐帝,但是頑劣的性子似乎越來越像了,這位會不會效仿當年皇爺爺,跑到宣府去了?

這時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乾清宮內務總管太監眼睛驀地一亮,說道:“奴婢——奴婢這幾日經常聽皇上說起山海關還有後金的女真人,會不會是跑去山海關了?”

還真的被老太監猜中了,過了幾日,山海關軍中密報,說小皇帝去了那裏,要守長城的將軍開門,起初將士們還以為他是個瘋子,將他趕了出去,直到內侍蘭桂拿出了印信還有龍袍,將士們將他們主仆送到了總兵那裏辨認真偽,因為唯有總兵大人見過小皇帝真人。總兵當即大驚,下了封口令,並立即將這個消息傳到了京城。

小皇帝在山海關也沒少折騰,他下了聖旨,自封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這個古怪的職位,

要調兵遣將,出山海關禦駕親征,打退女真人。

順從小皇帝有危險,而抗旨就是謀反,總兵大人左右為難,靈機一動,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過冬的棉衣和糧食沒有齊全,而且從火藥廠補給的彈【藥尚在運輸過程中,這幾日就應該到了,請皇上稍等,一旦補給運到山海關,定會追隨禦駕親征,一舉擊潰女真人雲雲,才暫時將小皇帝勸住了。

“太後,趙太妃求見。”懷恩進來說道。沈今竹搖搖頭,說道:“不見,哀家已經和她解釋過很多次了,哀家和內閣都不同意皇上禦駕親征,於閣老他們此次奔赴山海關,是為了把皇上迎回來,而非去打仗,要她好好待在宮裏等皇上回來。”

懷恩說道:“趙太妃已經跪在殿外多時了,說一定要見太後。”

一哭二鬧三上吊,又是這一招!沈今竹說道:“叫她進來吧。”

趙太妃臉色蠟黃,因長期跪地,雙膝有些站立不穩,沈今竹說道:“太妃坐下說話。”

趙太妃的眼神發直,說道:“太後,皇上還是個孩子,他隻是個孩子。”

沈今竹麵無表情,說道:“太妃是何意?”

趙太妃說道:“他隻是個孩子,太後,要他活著罷,他做不了什麼的,太後放心,以後我會好好管束他,不讓他再去冷宮和肖庶人見麵了,他會好好孝順你,照顧好大公主,他是個乖孩子,他會聽我的話的,太後,求求你,他真是隻是個孩子。”

沈今竹說道:“趙太妃放心,於閣老他們已經趕去山海關去接皇上回來了,回來後哀家也會嚴加管束他的。”

趙太妃突然撲過去抓著了沈今竹的手,跪地說道:“我錯了,以前都是我的錯,給你難堪,安排肖庶人,不準皇宮種痘,都是我的錯,皇上是無辜的,他隻是個孩子,你原諒他好不好?少年人都有些淘氣,太後小時候不也是如此嗎?給他一次機會,他會乖乖的,他才十三歲啊,太後大慈大悲,不會和一個孩子過不去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