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1 / 2)

趙太妃死後厚葬於裕陵的後妃墓群中,有禦史上奏折說此舉於理不合,趙太妃乃是文宗生母,應該和明英宗合葬,牌位居右,和先皇太後並立才對。禮部尚書崔閣老駁斥說,趙太妃雖然產下了英宗唯一的子嗣,但是以前隻是個貴人,後來也就封了太妃,而不是聖母皇太後,論位份,生下兩個公主的徐貴太妃比趙太妃更高,哪有太妃的牌位還排在貴太妃前麵的?這才是於理不合呢。

此事作罷,對政治頗具敏感的沈今竹指著奏折對東廠和錦衣衛說道:“這道上疏隻是開始,背後還有後招,少不得有人要從趙太妃的死大做文章了。”

果不其然,盛夏時節,民間朝野開始流傳一個傳聞,據說趙太妃手裏有親兒子文宗親筆寫的廢後詔書,就是防著“子幼母壯”、外戚專權的局麵出現,如果小皇帝成年了,垂簾聽政的太後還不肯放權,趙太妃便拿著廢後詔書找內閣和宗人府,一起廢掉太後,擁護小皇帝掌權,可惜沒等小皇帝成年,太後便先動了手,和寧王合謀,殺了小皇帝,謀朝篡位,又借口寧王謀反,滅了寧王一支,殺人滅口,以女子之身登基為帝。然後將趙太妃軟禁在深宮,日夜逼問廢後詔書的下落,趙太妃不堪折磨,自盡而亡,而詔書被趙太妃的心腹偷偷帶出宮去。

所謂的廢後詔書當然是子虛烏有,當時文宗皇帝水痘病發時,被送到南宮隔離治療,身邊幾乎全是沈今竹的眼線,而且文宗對皇後深信不疑,從起草太後攝政的遺詔,一直到咽氣,內閣五位閣老都在現場,不可能有什麼廢後之說。一切都是企圖奪取沈今竹母女手裏的皇權而造出的謠言。

“真是胡說八道,父皇才不會寫什麼廢後詔書呢。“珍兒氣憤不已,沈今竹淡定的喝著冰鎮解暑的綠豆湯,說道:“這有什麼奇怪的,類似的這種謠言會一直存在,此消彼長,以女子之身掌握皇權,就要做好被人構陷汙蔑的準備,這些居心叵測之人就是希望你我自亂陣腳,忙著到處滅火,反正滅火不如點火的快。”

珍兒問道:“那該如何是好?難道就任由這些人胡說八道麼?”

沈今竹說道:“凡事都有兩麵,你別光看歹的一麵。這也是試金石,仔細盯緊那些臣子和藩王的反應,誰在背後放風點火,添油加醋,誰置若罔聞,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後官員考評任命,做到心中有數。隻需邊關安定,百姓飽暖,就不會出什麼大亂子。在尊位之上,想要一切順心如意是不可能的,隻要大體不出錯就成。否則你就是累垮了,這些幺蛾子照樣出來煩人。”

天昭三年,七月盛夏,天氣炎熱,到了七月十五,就是沈今竹的生日,也就是萬壽節,恰逢鬼節,因此日也是沈今竹母親的忌日,所以改在了七月十八當做萬壽節。女皇剛剛登基,就平三藩、滅女真,安天下,不服氣的人有許多,但是在絕對強大勢力的震懾下,也不敢明麵上和女皇硬碰硬,隻敢在背後做一些小動作而已。

去年的萬壽節女皇正在禦駕親征,今天萬壽節相對太平一些,因此各地進貢的珍寶、祥瑞等稀罕物件就紛紛往京城裏湧動,沈今竹以前是大海商,什麼稀罕玩意兒沒見過,對這些統統不感興趣,都送到私庫裏放著預備賞人用。

這一日,葡萄牙國的使團進京,新國王卡洛斯派使節送了一對紅藍金剛鸚鵡給沈今竹賀壽,這鸚鵡的毛色極為豔麗,而且體型龐大,是普通鸚鵡的三倍,而且裝在一個足足有一個房間大小的巨型鳥籠子裏。足足有十個人抬著,才將禮物呈上來,這東西太吸引眼球了,沈今竹都放下了繁冗的公務,前來禦花園觀看,使節拍了拍手,一個西洋樂師開始演奏小提琴,當樂聲響起時,這對鸚鵡開始舞蹈起來了,猶如舞會的男女一樣配合著翩翩起舞,配合亮麗的毛色,還有籠中擺放的花草蓮池,真是美輪美奐,一曲舞罷,兩隻鸚鵡還唱起歌兒,口齒清晰,“萬歲萬歲萬萬歲!”

沈今竹忍俊不禁的笑起來了,起初她還有些擔心,憑卡洛斯以前的劣跡來看,可能會教鸚鵡說些曖昧含糊的情話出言調戲,沒想到居然是如此中規中矩的三呼萬歲。二三十年過去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經曆,並不僅僅是她沈今竹一人,都在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昔日醉生夢死、貪財好色的紈絝子弟成了國王。

年輕的使節很滿意寵物的表演,給自己臉上添光彩了,扔了一些核桃榛子等堅果,一旁的珍兒有些驚訝,連殼兒都一起扔進去,不怕鳥兒噎壞了麼?正思忖著,兩隻鸚鵡俯衝而下,強有力啄隻需一下,堅硬的榛子殼便開裂了,鸚鵡熟練吃著裏頭的果肉,這鳥兒的啄居然就像鐵石一樣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