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貿易署(1 / 3)

因為蒙博信提出建成貿易署的事情,整整三天時間,朝堂之上都因為這事情鬧得不可開交,可蒙博信既然敢在上朝之時,提出建立這前本未有的機構,後麵自然是得到了皇上的同意支持。

因著有皇帝在他身後做他堅實的後盾,所以哪怕朝堂之上吵得不可開交,反對者甚多,蒙博信依舊堅持這一機構設立的必要『性』,絲毫沒有鬆口的意思。時間一久,這當官的都是人精,也就揣摩出了這蒙博信身後必然是站著皇上呢,蒙博信不鬆口,自然就是皇帝不鬆口了。這胳膊哪能擰得過大腿呢。

漸漸的本來持中立意見的官員也都慢慢的偏移,倒向了蒙博信這一方,剩下的反對者中,有那在背後的人指使下鬧得最凶的,沒兩天就被禦史彈劾丟了官的,一時間貿易署成立一事,變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實。

眼看著大勢已去,貿易署定然是會成立的,既然改變不了皇帝的意願,本來持反對意見的人又開始動腦子了,成立貿易署是大勢所趨,說到底它也就是一個機構,哪怕它管的是涉及到重大利益的海上貿易一事,還有組建船隊在海上巡邏一事。既涉及了銀錢又涉及到了軍隊力量,這兩件無論是哪一件都是都是非常重要敏感的事情。

但既然是機構,又跟汴梁設置在各個州府的官衙又有何區別呢?機構是死的,人是活的,隻要機構是需要人力去掌管運作的,隻要掌握了人,不就能讓這個機構為自己所用,又何懼它有著很大的權力呢?

貿易署已經確定將要成立之後,朝堂之上的風向一下子變了起來,朝堂之上瞬間再無反對建立貿易署一事的人,卻是一下子又蹦出來人,為這掌管貿易署的主官,開始爭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而黨/派之間又有各自的大算盤。自然都是想要將自己的人安排為主官,不希望對方的人成為貿易署的主官。

雙方都有各自“心儀”的人,又有一定不能同意的人。當著皇帝的麵,自然是不能太過於直白的將自己的人放到貿易署之內,當麵隻是論述這個職位的重要『性』,而推薦出來的人,隻要不合自己黨派的心意,便能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進行否決。

朝上爭論不休,誰都不願退步。朝堂之下,也是就為這一件事情,也開始各自謀劃。

作為皇帝的孟燁寧自然是將一切都看在眼中,貿易署一定是要建的,而這位當得住貿易署主官的人,一定是是沒有站隊,並且偏向自己的人。

接連幾天又過去了,還是定不下來將前往福州府組建貿易署一事的主官,孟燁寧自然也不會放任這件事這樣一直拖下去,打定主意要再『逼』一『逼』,退朝之後,自然也就將內閣大臣還有相關的人員留了幾個下來,蒙博信作為首個提出建立貿易署的人,又是福州府現任刺史,自然也是隨著所有人去了勤政殿,商討此事的解決之道。

經曆兩朝的閣老宗瑞之,也就是宗啟耀的祖父,自持保身之道,根本不願趟這趟渾水,垂著頭眯著眼,站在一邊不置一詞。

而剩下的三位閣老,李閣老和鄭閣老不對付,意見自然也是不一樣的,互相都不想讓對方的人成為這貿易署的主官,不想自己以後自己這一派係的人在這海上貿易一事之上命脈被對方拿住,誰也不肯讓步。

拿不出統一的意見,也就隻是將朝堂之上的爭論,又聚集在了勤政殿而已,在這勤政殿現在所有的官員當中,蒙博信二品的官職,算是最小的,在眾位閣老說話之際,自然沒有他說話的位置,可因為他自知自己身後站著皇帝,他的底氣倒是足了兩份。

皇帝自是不願意這貿易署才剛剛成立,就已經有了它的立場,成立貿易署的目的一個是為了收取賦稅,充盈國庫,另外一個也是想要增強汴梁海上的力量,這是他當政的抱負的先驅,他當然是想要這個機構完完全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兩位閣老,因為背後所站著這個龐大隊伍,不願意將巨大的利益變成了對方的囊中之物,當然他們也更不願意這貿易署,完完全全的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增強皇帝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