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耿芸帶來的驚喜(1 / 2)

黃險峰建議羅少飛繼續找個醫院當醫生,不過這個建議很難實現,因為伊家和沈家一定會在裏麵從中作梗。

這時候耿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誰沒有醫院敢收留少飛的。我告訴你絕對櫻

少飛呀,明一早,在家門口等我,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

次日清晨,耿芸的車子準時的來到羅少飛門前接上羅少飛,緊接著他們去了華芸大廈,又接了黃險峰和衛蔓,然後車子兜了一個大圈,又返回了湖畔山語區。

郝斌並沒有跟來,他隻是個打工者,而且通過昨的會議,他了解了這幾個家夥都不是普通人,跟自己不是一個星球上的。

不過車子並沒有進區的大門,而是沿著湖畔山語區的大門一路向南行駛了五公裏左右,來到了濱海市西部的一個商業區。車子向右一拐,眼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建築。

這個建築臨街的一麵是個六層的樓,樓後麵是個大院子,院子裏麵是巨大的停車場。院子再往後,是一個八層的樓。不過這個樓已經靠到山邊了。兩個樓的兩邊是兩個幾十米長的二層走廊,既把兩個樓連接在一起,也正好把院子圍在當鄭

這個建築現在是華芸集團的售樓中心。華芸集團在這附近有六個住宅項目和兩個商業地產項目,這些項目銷售簽合同等都在這裏進校

車子一路暢行無阻的駛入了停車場,到了院子裏,他們才發現停車場裏麵還有兩個出口和兩個入口,連接地下兩層的車庫。這個絕對是大手筆。眾人下了車,直奔後樓。

羅少飛這才發現原來後麵那個樓的大門上麵寫著幾個大字“北方杏林中醫院。”

杏林,作為醫界的別稱,由來已久。在三國時代,廬山有位名醫叫董奉,他醫道高明,技術精湛,據傳有起死回生之術。

他看病有一個特點,就是從不收取病饒報酬,但是他對找他看病的人有個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園子裏栽5棵杏樹;輕病被治好的則栽種1棵。

一年年過去了,經他治愈的病人數不甚數,他園子裏的杏樹也已聚棵成林,每到杏子成熟的季節,遠遠望去,一片繁枝綠葉中,累累紅杏掛滿枝頭,煞是好看。

後來,董奉又告訴人們,凡是到他的杏林來買杏的人,不要付錢,隻要拿一些糧穀放在倉中,就可以去林中取杏。於是,每年董奉用杏換來的糧食堆滿了倉庫,他又拿這些糧食救濟了無數貧民。

董奉去世後,“杏林”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後來各個時代也有名醫在自己的住處附近種了杏林。耿芸給這個醫院起這個名字也是花了心思的。

由於前麵那個樓的阻擋,在建築外麵並不能看到這幾個字。

羅少飛十分驚訝:“老哥,這醫院是怎麼回事?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濱海市人,也是個醫生,怎麼沒聽過這個醫院。”

於是耿芸告訴了羅少飛這個醫院的來龍去脈。

距離這裏不遠處的商業街就是華芸集團開發的,而且在這附近還有其他幾個華芸集團的住宅樓盤。這個醫院是作為配套項目而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