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招聘人才(1 / 2)

我們可以招聘一些這樣的人才,在學校設立相關的專業,對那些通過了理論考試但是在技能方麵有欠缺的學生進行一個專門的培訓。

這就算是一個預科,學期為一年。在一年之內如果相關中醫技能達到了我們的要求,就可以在通過考試之後直接轉入北方中醫進修學校進行學習。

這考試半年就可以進行一次,隻要達到了標準,就可以正式進入北方中醫進修學校進行學習,並且不占用新一年的招生名額。當然學校不是慈善機構,這中醫預科班的學費需要按照我們的教學成本來核算。

等一年之後,學生可以自主的選擇是通過考試進入北方中醫進修學校進行正式的學習,還是另謀生路。

當然,通過這一年的學習,也足夠讓學員們掌握一些中醫的技能,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這樣不就能吸納了那些通過了筆試的學員嗎?”

“妙,妙啊……”

“好主意……”

“我看行,程校長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教育家呀……”

……

對於程校長的這一提議,眾人都感覺到非常棒,一舉多得。既培養了中醫人才,又留住了這些好的學苗。

羅少飛想了想道:“這辦法倒是不錯,不過那樣一來,學校的規模恐怕要成倍的增長。咱們的校舍現在根本不夠用,一下安置幾百名學生,他們的住宿以及教學需要的場地,恐怕短時間內很難完成。”

陸文笑了:

“無妨,隻要你們解決了師資力量的問題,校舍的問題我來解決!沒有什麼問題,是錢解決不聊,如果有,那一定是錢不夠。”

陸文信誓旦旦的表示,北方中醫進修學校的場地問題由他來解決。不過看眾人一臉擔心的樣子,他於是向眾人透磷。

在濱海市的東北部,那裏有一個濱海石化,這是一個有數萬員工的大企業,是華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的一個分公司。這家企業有上百年曆史了。

當年這家企業最鼎盛的時期員工就有好幾萬,企業周邊數十平方公裏都是企業的家屬區,光是學就有四個。

後來企業為了減輕負擔,就把這些學校交給簾地的教委管轄。這樣一年就能節省幾千萬的投入。

不過後來隨著企業開始減員增效,員工越來越少。在加上家屬區年代有些久遠,居住條件有些老舊,很多年輕人都搬走了。原本從來不用愁生源的幾個廠礦學,現在麵臨生源枯竭的危險。

原本幾乎每個學校每個年級都能招生四五個班,可到現在,每個年級隻能招20來個學生,連原先一個班都不到。

於是教委也一狠心,集中最好的師資力量,將這些學合並為一所學,另外三所學的校舍就被閑置下來。

其中一所學校被當作教委的辦公樓,另一所學校,被教委租給各種教育機構作為場地。現在還剩一座學校,教委準備對外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