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沿途設立的3座驛站,馬丁的閩西之行變得輕鬆了許多,至少不必像前次一樣餐風露宿。
不一日抵達尚杭紫金山。
年初移民過來的兩千災民,一半人去了山上礦場,另一半人,則在山腳下建成了一個大村落,由老杜指定的人員擔任裏正。
災民初到紫金山時,可謂一窮二白,多虧馬丁讓人帶足了啟動資金,購買了大量的糧食、種子、農具、耕牛等生產生活物資,同時萬科又向尚杭縣衙敲了一筆外快,幫助災民度過了難關。
尚杭的李知縣,在接受了白馬莊老杜的饋贈後,很識趣地將村子附近的無主野地劃歸白馬莊所有。
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村民已經在開荒出來幾百畝地,種上了糧食,並且已經收了一季的稻穀和地瓜,已經勉強能夠自力更生。
不過,由於村莊才剛起步,目前還沒有餘糧供應給山上的礦場,礦工的日常消耗,還是從汀州府采購。
這個村子緊挨著進山的必經之路,提煉出來的黃金,就是途經這條路,然後經過尚杭、新羅,同安,一路運至南安白馬莊。
在村子裏外巡視一遍,馬丁覺得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畢竟這裏隻是為了掩護開礦而設立的村子,馬丁也沒有指望能夠有什麼產出,隻要他們能夠自給自足就已經足夠了。
馬丁現如今最為關切的是礦場這棵搖錢樹。
因此當天中午,他顧不得旅途勞頓,直接進山,直奔礦場而去。
礦場主管馬龍是從白馬莊調來的老人,原本就是馬丁府上的佃戶,平日裏算是一個頭腦比較活絡的人。
白馬莊發展起來後,馬龍跟著萬科當副手,混了一段時間。
後來馬丁因為要接待丁雲峰來訪,無暇分身,老杜和萬科奉命率領災民前往尚杭紫金山,當時馬丁就說起礦場需要一個可靠之人進行管理,但他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那個時候,萬科覺得馬龍是個可造之材,就向馬丁舉薦了他,馬丁當然知道此人的底細,雖然不是能力超強的人,但勉強能用,而且此人的家眷都在白馬莊,應該比較讓人放心,關鍵是自己手頭又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就讓他在礦場主事。
馬丁還沒出發之前,馬龍早就接到了馬公子要來閩西巡視的消息,做好了一切準備。
整個礦場已經初具規模,用簡易的木柵欄,將礦區與野區隔離開來,一百名護礦隊員負責這裏的安全,他們在四個邊角及出入口設立了崗哨,還有流動的巡邏隊。
靠近礦洞的地方和提煉黃金的作坊,是警戒等級是最高級別,由兩隊持有燧發槍的護礦隊員全天候守護,閑雜人等不得隨意靠近。
這次馬丁帶來了保安團4營共計500餘人,其中大部分駐紮山下村莊,負責黃金運輸線的安全,但也分出了100人,加強礦場的保安工作,確保萬無一失。
在馬龍的陪同下,馬丁巡視了一圈整個礦場,基本比較滿意。
離開礦場之後,馬丁登上左近的另一座山頭,夏侯明的山賊團還占據著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