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頓悟。
小和尚的煩惱是因為他把坦山和尚背女孩的事放在了心上,而坦山自己卻放下了。一個心無雜念的人是不應該受外界事物幹擾的,內心清淨的人,無論身處何方,無論發生任何事,他都會很自在。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拿了兩個花瓶,來到佛陀的座前,想把這兩個花瓶獻給佛陀。
佛陀對黑指婆羅門說:“放下!”
婆羅門把他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
佛陀又說:“放下!”
婆羅門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這時黑指婆羅門說:“我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可以再放下了,請問現在你要我放下什麼?”
佛陀說:“我並沒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統統放下,再沒有什麼了,你將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
黑指婆羅門抓了抓自己的腦袋,心想:我真愚昧啊!我到這裏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放下”,為了精神的解脫啊。
人們之所以煩躁、不安,甚至有時候會狂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精神的束縛,放下了,才能使精神得到解脫。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有些煩惱不是外物強加給我們的,它的根源在我們的內心。我們之所以有煩惱正是因為內心不清淨。一個心無雜念的人,就會不受外界事物的幹擾。無論身處何方,無論任何事,他都會很自在。他的心是輕的,不把煩惱的事放在心上,自然沒有煩惱。因此我們要時刻為我們的心靈做個大掃除,忘記該忘記的,學會解脫自己。做人,就該這樣“健忘”。
2
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放下是一種精神的解脫,隻有放下一些事情,祛除雜念,才能輕鬆自在,才能保持心靈的澄澈,才能沒有煩惱。
修行禪定的人,在生活中與一般人是大異其趣的。同樣是吃飯,同樣是睡覺,為什麼給人感覺不同呢?且看一位禪師與一位世俗人的對話:
“禪師,你用功參禪打坐,是在修行嗎?”
“是的!”
“你用的什麼方法呢?”
“餓了就吃,困了就睡。”
“任何人都是這樣做的,他們是否也可以說跟你一樣,算作修行呢?”
“不。”
“為什麼?”
“因為他們吃的時候並不是在吃,而是在想各種各樣的事情,從而使自己被擾亂。當他們睡覺的時候也不是在睡,而是做夢,想許多事情,所以他們與我不同。”
懂得修行禪定的人,首先要做到排除雜念。所謂萬法歸一,就是把許許多多的雜念收縮到一個點上,就在這一念集中處,尋找究竟。所以說,禪師在吃飯、睡覺的時候,雜念都被排除了。
臨濟宗一位禪師有句名言:“無事是貴人,但卻莫做作。”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無事”這句話來表示“安然無恙”的意思。但在禪語中,卻具有另一種特殊的含義。
小和尚頓悟。
小和尚的煩惱是因為他把坦山和尚背女孩的事放在了心上,而坦山自己卻放下了。一個心無雜念的人是不應該受外界事物幹擾的,內心清淨的人,無論身處何方,無論發生任何事,他都會很自在。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拿了兩個花瓶,來到佛陀的座前,想把這兩個花瓶獻給佛陀。
佛陀對黑指婆羅門說:“放下!”
婆羅門把他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
佛陀又說:“放下!”
婆羅門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這時黑指婆羅門說:“我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可以再放下了,請問現在你要我放下什麼?”
佛陀說:“我並沒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統統放下,再沒有什麼了,你將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
黑指婆羅門抓了抓自己的腦袋,心想:我真愚昧啊!我到這裏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放下”,為了精神的解脫啊。
人們之所以煩躁、不安,甚至有時候會狂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精神的束縛,放下了,才能使精神得到解脫。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有些煩惱不是外物強加給我們的,它的根源在我們的內心。我們之所以有煩惱正是因為內心不清淨。一個心無雜念的人,就會不受外界事物的幹擾。無論身處何方,無論任何事,他都會很自在。他的心是輕的,不把煩惱的事放在心上,自然沒有煩惱。因此我們要時刻為我們的心靈做個大掃除,忘記該忘記的,學會解脫自己。做人,就該這樣“健忘”。
2
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放下是一種精神的解脫,隻有放下一些事情,祛除雜念,才能輕鬆自在,才能保持心靈的澄澈,才能沒有煩惱。
修行禪定的人,在生活中與一般人是大異其趣的。同樣是吃飯,同樣是睡覺,為什麼給人感覺不同呢?且看一位禪師與一位世俗人的對話:
“禪師,你用功參禪打坐,是在修行嗎?”
“是的!”
“你用的什麼方法呢?”
“餓了就吃,困了就睡。”
“任何人都是這樣做的,他們是否也可以說跟你一樣,算作修行呢?”
“不。”
“為什麼?”
“因為他們吃的時候並不是在吃,而是在想各種各樣的事情,從而使自己被擾亂。當他們睡覺的時候也不是在睡,而是做夢,想許多事情,所以他們與我不同。”
懂得修行禪定的人,首先要做到排除雜念。所謂萬法歸一,就是把許許多多的雜念收縮到一個點上,就在這一念集中處,尋找究竟。所以說,禪師在吃飯、睡覺的時候,雜念都被排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