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做人忍得耐得,進退自如無是非(1 / 3)

周圍的人再也不能夠容忍他,有一天,鬆雲出外說法回家,發現自己的禪舍被搗毀,他知道這是鄉鄰在趕他離開。鬆雲不得已,隻好把母親寄養在俗家的親戚那裏,自己出外雲遊參禪。

好幾年以後,鬆雲聽說母親病危,急忙趕回家鄉,但是母親已經先他一步而去世。

這一年母親六十八歲,鬆雲三十歲。

轉眼間,鬆雲禪師已經五十六歲了。有一天,他預知自己的大限已到,於是首先召集弟子辭別。然後在母親遺像麵前親自上了一炷香,寫下一首偈語:

“人間逆旅,五十六年;雨過天晴,一輪月圓。”

寫完,禪師坐在禪床上,安詳地去世了。

麵對人們的誤解,能夠不爭辯,寵辱不驚,坦然處之,這樣的人其實是最值得尊敬的。

白隱禪師和鬆雲禪師都是佛門中人,他們的修行是佛門弟子的高潔品行,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令人感動的沉默故事。

一天,一個留著長辮子的姑娘剛擠上公共汽車,就覺得自己的辮子被後邊的人拽住了,她使勁拉了拉,拉不動,感覺還被後邊的人拽著,於是猛地轉身,給了後邊那人一記耳光。

天!那居然是個穿著軍裝的小戰士!但小戰士保持了沉默,隻是紅著臉笑笑,於是姑娘更氣,罵了句“流氓”,揮手又給了小戰士一記耳光,小戰士仍然保持了沉默,隻是紅著臉指了指車門。

原來,姑娘的長辮子是被車門夾住了。姑娘的臉突然間紅了,一時語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小戰士隻是看了看她,微微地點點頭,表示諒解。而且,仿佛是為了不讓姑娘難堪,車剛在下一站停下來,小戰士就小心翼翼地擠下車,走了。看著小戰士離去的身影,姑娘的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沉默是金,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然而這句話裏卻包含著無限的哲理。麵對生命的挫折,沉默使我們變得堅強;麵對他人的誤解,沉默使我們學會了寬容;麵對別人的秘密,沉默使我們得到了尊敬。生活中,我們的沉默能解決很多問題,尤其是麵對他人的誤解,沉默是最紳士且最有力的武器。其實,沉默是一種偉大的忍耐。

2

對人恭敬,也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佛說:“你想獲得什麼,就要施舍什麼。”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為以謙虛恭敬的態度對待他人,也必能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尊敬。

一個叫覺緣的小和尚跟一位知名畫家學畫畫,他幾乎每次去師父家,總能遇上有青年畫家登門求教,師父也總是很耐心地給其看畫指點,常常一耽擱就是大半天。對於有潛力的青年愛好者,他還非常熱心地反複示範,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覺緣知道師父的時間很寶貴,而提攜後輩完全是盡義務的,就忍不住問他:“您何必這樣呢?你隨便畫一幅畫就是幾千幾萬塊錢,您的時間應該用來多畫些畫,何必都把精力浪費在這些人身上呢?”

周圍的人再也不能夠容忍他,有一天,鬆雲出外說法回家,發現自己的禪舍被搗毀,他知道這是鄉鄰在趕他離開。鬆雲不得已,隻好把母親寄養在俗家的親戚那裏,自己出外雲遊參禪。

好幾年以後,鬆雲聽說母親病危,急忙趕回家鄉,但是母親已經先他一步而去世。

這一年母親六十八歲,鬆雲三十歲。

轉眼間,鬆雲禪師已經五十六歲了。有一天,他預知自己的大限已到,於是首先召集弟子辭別。然後在母親遺像麵前親自上了一炷香,寫下一首偈語:

“人間逆旅,五十六年;雨過天晴,一輪月圓。”

寫完,禪師坐在禪床上,安詳地去世了。

麵對人們的誤解,能夠不爭辯,寵辱不驚,坦然處之,這樣的人其實是最值得尊敬的。

白隱禪師和鬆雲禪師都是佛門中人,他們的修行是佛門弟子的高潔品行,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令人感動的沉默故事。

一天,一個留著長辮子的姑娘剛擠上公共汽車,就覺得自己的辮子被後邊的人拽住了,她使勁拉了拉,拉不動,感覺還被後邊的人拽著,於是猛地轉身,給了後邊那人一記耳光。

天!那居然是個穿著軍裝的小戰士!但小戰士保持了沉默,隻是紅著臉笑笑,於是姑娘更氣,罵了句“流氓”,揮手又給了小戰士一記耳光,小戰士仍然保持了沉默,隻是紅著臉指了指車門。

原來,姑娘的長辮子是被車門夾住了。姑娘的臉突然間紅了,一時語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小戰士隻是看了看她,微微地點點頭,表示諒解。而且,仿佛是為了不讓姑娘難堪,車剛在下一站停下來,小戰士就小心翼翼地擠下車,走了。看著小戰士離去的身影,姑娘的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沉默是金,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然而這句話裏卻包含著無限的哲理。麵對生命的挫折,沉默使我們變得堅強;麵對他人的誤解,沉默使我們學會了寬容;麵對別人的秘密,沉默使我們得到了尊敬。生活中,我們的沉默能解決很多問題,尤其是麵對他人的誤解,沉默是最紳士且最有力的武器。其實,沉默是一種偉大的忍耐。

2

對人恭敬,也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佛說:“你想獲得什麼,就要施舍什麼。”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為以謙虛恭敬的態度對待他人,也必能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尊敬。

一個叫覺緣的小和尚跟一位知名畫家學畫畫,他幾乎每次去師父家,總能遇上有青年畫家登門求教,師父也總是很耐心地給其看畫指點,常常一耽擱就是大半天。對於有潛力的青年愛好者,他還非常熱心地反複示範,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覺緣知道師父的時間很寶貴,而提攜後輩完全是盡義務的,就忍不住問他:“您何必這樣呢?你隨便畫一幅畫就是幾千幾萬塊錢,您的時間應該用來多畫些畫,何必都把精力浪費在這些人身上呢?”

師父愣了愣,然後笑著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四十年前,有一個青年拿著自己的畫作,千裏迢迢來到京城,想請一位自己敬仰的畫家指點一下。那畫家看這青年是個無名小卒,連畫軸都沒讓青年打開,就說自己有事,下了逐客令。那青年走到門口,轉過身說了一句話:‘老師,您現在站在山頂,往下看我這個無名小卒,把我看得很渺小;但您也應該知道,我在山下往上看您,您也同樣很渺小!’說完之後,轉身而去。因為這件事,這青年後來發憤學藝,總算有了一點小名氣。但他時刻記得那一次冷遇,並在心中時刻提醒自己,一個人的形象是否高大,並不在於他所處的位置,而在於他的人格、胸襟、修養。當年的那個年輕人,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