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模式下,產業服務高度依賴人力、物理介質、物理網點等要素,且服務之間難以共享和複用,服務邊際成本的下降存在較高的邊界,因為服務的邊際成本較高,所以隻有選擇單筆金額較大的業務才能覆蓋較高的成本,結果就是傳統服務模式更加偏愛大客戶。這是基於成本-效益的合理選擇,但客觀上使許多小客戶的需求難以被滿足。數字科技邊際成本趨零的特征,能夠使過去數額型的規模經濟轉向數量型規模經濟,即隻要總量足夠大,即使單筆金額很小,也能夠產生經濟效益,從而大幅增加服務覆蓋率,為大量中小微企業以及眾多長尾人群提供服務。

第二,數字科技能夠提高產業複用效率。

數字科技通過與產業的行業技術訣竅(Know How)深度融合,提煉行業運行成熟的經驗技術,實現行業技術訣竅的數字化,能夠更好地進行迭代優化,不斷沉澱和積累行業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同時,數字科技對時空限製的突破,以及邊際成本趨零的特征,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大幅提高這些經驗技術複製和應用的效率,形成強大的規模化複用能力。這種效率的提升,使產業發展能夠突破人力等傳統資源要素投入的束縛,大大提高要素投入的彈性和靈活性,在不增加物質資源要素投入的情況下,顯著提高產業的產出效率。數字科技是突破傳統產業經濟模式資源利用瓶頸、大幅提高投入產出效率的有效途徑。以製造業為例,傳統模式下,培養一個成熟的產業工人,通常需要數月乃至數年的時間,需要付出極高的培訓成本並且效率低下,而通過數字化改造,能夠快速無差別地複製最成熟的生產技術和經驗,大幅提高產業發展速度及產出效率。

京東數字科技於2018年6月發布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就是一個實踐案例。機房管理技術、經驗的數字化及軟硬件融合,大大降低了機房巡檢的人力成本,並提高了複用效率。同時,它還提高了機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一方麵,它能夠對機房設備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監控檢測;另一方麵,它能夠提高機房設備故障的識別能力,做到對故障的實時診斷。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采集設備和資產背後的數據信息,實現機房數據“采集+使用”的雙重功能,從而實現對機房資產管理的智能優化,對潛在和高發故障進行預判預警,提高機房和數據中心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時大幅降低運維成本。

在這裏,我們想厘清的是,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並不會替代人,而隻是替代重複的操作和程序,數字科技作為一種有力的工具,通過更好地服務和賦能於人,來提升人的生產效率。

第三,數字科技能夠創新產業發展模式。

根據梅特卡夫定律,一個網絡的價值等於該網絡內節點數的平方。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在推動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接入網絡的節點數將呈現爆發式增長,產生的數據信息越來越立體,網絡價值也將呈現指數級增長。不過,互聯網化和數字化隻是網絡價值實現的第一步,要充分挖掘網絡價值,僅靠沉睡的數字信息遠遠不夠,還需要能夠互聯互通的數字科技基礎設施作為底層支撐,並依靠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賦予網絡智能化的內核,構建挖掘、分析、應用這些數字信息的科技能力,不斷推動傳統產業模式的創新升級,以充分發揮網絡生態效應,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的發展。

傳統模式下,產業服務高度依賴人力、物理介質、物理網點等要素,且服務之間難以共享和複用,服務邊際成本的下降存在較高的邊界,因為服務的邊際成本較高,所以隻有選擇單筆金額較大的業務才能覆蓋較高的成本,結果就是傳統服務模式更加偏愛大客戶。這是基於成本-效益的合理選擇,但客觀上使許多小客戶的需求難以被滿足。數字科技邊際成本趨零的特征,能夠使過去數額型的規模經濟轉向數量型規模經濟,即隻要總量足夠大,即使單筆金額很小,也能夠產生經濟效益,從而大幅增加服務覆蓋率,為大量中小微企業以及眾多長尾人群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