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沒有信任
太子說得咬牙切齒:“幸而宸王沒事,若是本宮的三弟真有個三長兩短,就算你對本宮忠心,本宮也絕不能饒你!但這次的事情,看在你對本宮忠心的份兒上……”
太子沒再說下去。他是想要提醒周廣仁,你要對本宮忠心,本宮才能救你。
頓了下,才道:“你是本宮府裏的奴才,如今因對本宮的忠心,而做出了這樣的糊塗事兒,回頭看本宮不好好教導你一番!也得好好兒讓你給宸王陪個不是才行!”
太子強調了一下,你要對本宮忠心,才能有機會回府,便不再對他說什麼。
剩下的,便由他自己去領悟吧!再蠢笨的人,在如此情況下,也該能領會到他話語裏的意思。
轉身,又向皇上跪地叩首道:“父皇,兒臣有罪,請父皇責罰!”
“哦?何罪之有?”皇上問了這一句,但這一句問的,卻和問宸王的完全不同,並不是似笑非笑,而完全是沉聲沉色。
“這些人的確是兒臣府裏的府兵,剛剛兒臣與他說話的,是兒臣府裏的府兵統領周廣仁。今日兒臣無意間得知,三弟派了人,接了一個江淮人士過來,心裏頭兒覺得有些蹊蹺。想著,好端端的,三弟弄了一個江淮人士過來幹什麼?”
“加上正值多事之秋,兒臣便有些擔憂,覺得,會不會是三弟想要借著曲福城的事情大做文章,也隨著一些居心叵測之人一起,想要往兒臣身上潑髒水?正在愁苦之時,剛好周統領過來向兒臣稟報新一年的府兵布排情況,見兒臣愁眉苦臉的,便問了兒臣。”
太子歎了一聲兒,自責道:“也怪兒臣多嘴,兒臣正煩悶著,聽有人問起,又是自己頗為信任的一個屬下,便和他說了心裏的擔憂,說恐怕三弟要隨便抓一個江淮口音的人來陷害我。沒想到周統領竟然聽了進去,回頭兒就帶了人……”
“路上兒臣已經看到,街上還躺著一些屍首。當時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呢,如今看了他們這一身打扮,便明白過來了。看來他們是帶著人,攔了三弟的路?”
太子這一番話說得,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兒的。
說完,還忙著再次叩首道:“兒臣求父皇開恩!千錯萬錯,都是兒臣一個人的錯,求父皇隻責罰兒臣一人,重重責罰也沒有關係!但求父皇饒恕兒臣的府兵們,他們隻是因為對兒臣太忠心了,不忍心讓兒臣被人誣陷!兒臣回去一定好好教訓他們,讓他們不敢再犯!求父皇饒他們一命!”
說完,叩首不起。
這一幕,看起來真是相當感人。
皇上靠在龍椅上,沉著臉色看了太子半晌。
最終,並沒有給太子任何回答,而是看向那工匠,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工匠聽到皇上問他話,忙跪地道:“回陛下的話,草民名叫陳永府,淮濱府人士。”
聲音有些顫抖,但話說得還算明白。
皇上點頭,道:“你可參與了修整三淮河道?”
陳永福點頭道:“回陛下,草民參與了。”
“聽說蔡升看錯了圖紙,命你們下錯了鑿子,可是那麼回事兒?”
“這……”陳永福實話實說,“其實草民也是聽別人說的。說蔡大人的圖紙原本就是錯的,大人並沒有看錯圖紙。老爺吩咐了工頭兒柴發,說,隻要蔡大人一下命令,不要提醒他,他讓你們怎麼做,你們就怎麼做。其實他們都知道,蔡大人的圖紙是錯的……”
“但不知怎的,等到取回圖紙的時候,那圖紙卻又變成對的了。太子殿下問工頭兒,工頭兒就說,蔡大人當初給他看的這份兒圖紙,就是太子殿下拿的這個,對的圖紙。這事兒草民也一直沒想通。隻是工友們聚在一起的時候,也常談論,說是有人給掉了包。還說……還說這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他們都說,說太子殿下不待見蔡大人,和曲大人好,想要讓曲大人做三淮鹽道。三淮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一旦做上了那三淮鹽的道位置,可就等於坐在了金山銀山上。而且這山啊,還會被他們越壘越高……”
陳永福原本還是害怕的,但說著說著,也就隨著自己嘴裏的話,變成了閑聊,不那麼怕了。竟然和皇上囉嗦起了他自己的看法兒來:“哎……反正大人們的事情,小的們也不懂,就是老爺吩咐工頭兒怎麼做,柴工頭兒就吩咐我們怎麼做。可是現下,參與施工的幾個好兄弟都死了……”
“說起來,我們幾個是張老爺家裏最得力的長工,有什麼事兒,有時候老爺也和我們說。但這事兒,老爺卻隻是吩咐了柴工頭兒一個,讓柴工頭兒領著我們幹。有時候一起吃酒,老柴也會透漏幾句,說是,老爺攀上了大貴人,日後要是做了京官兒啊,或許還會帶著我們一起去京都城呢,讓我們跟著老爺好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