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順利翻身(2 / 2)

容菀汐知道宸王是不計較這一時的小輸小贏的,之前他有贏的本事,現在他則有輸的擔當。因而隻是隨意笑道:“是啊,要是我們出手去找曲福城,反而著了太子的另一道兒。太子那邊,既然已經想到了曲福城,便一定有萬全的準備。一是直接讓曲福城去招供,往死了往他身上潑髒水,二是引我們入局,直接往我們身上潑髒水。”

如果宸王派人去找曲福城,很有可能讓太子那邊早就蹲守的人給抓個正著。到那時,宸王可就是有口說不清了。連憋著委屈吃悶虧的機會都沒有,直接禦前對峙吃明虧。

太子在暗處,他們在明處,且又有大理寺那邊的“旁觀者清”,宸王現在是多做多錯,隻能踏踏實實地按兵不動。做一回老實的小媳婦兒,逆來順受。

容菀汐心裏是挺為宸王覺得可惜的,覺得宸王布了這麼大一個局,最終還是讓太子給逃了,而且很有可能惹得自己一身腥。但是看宸王現在的樣子,怎樣也沒憋悶之感哪。

說起自己的事兒,還不如說起沈淩的事時那般憂愁呢。

可見這隨後的髒水,也在宸王的預料之中。

殺敵八千自損三千,也算是個小勝。

宸王很有野心,但卻也很能沉得住氣。容菀汐對他,真是愈發好奇了。頗有些靜坐看好戲,期待之後發展之感。

隨後,不過是兩日的功夫,連日的喧囂就都塵埃落定了。

皇上找宸王問話的下午,就叫了沈太傅入宮去,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反正次日一早兒,沈淩就自己招認了,說為了給香雪報仇,的確指使家丁去嚇唬嚴譽,不想家丁失手,誤殺了他。

且又親自將那個動手誤殺人的家丁帶到公堂上,由著魏東啟宣判。魏東啟當即便判了那家丁秋後斬首,且判了沈淩一年牢獄。

魏東啟判那家丁,是人人都能料到的事兒,但是判沈淩,的確有些出人意料。但卻也是百姓們都願意看到的結果,且也讓嚴家那邊說不出話來。

如果沒有皇上的授意,魏東啟豈敢這麼果決地判沈淩的罪?沈淩可是皇貴妃的親侄兒,不怕冒犯地說,便也是皇上的親侄兒,一年牢獄之罪,豈是他這公子哥兒能受得了的?

但魏東啟不僅判了他的罪,且還下令將他即刻關押。這可真是包公轉世,當世青天哪!以魏東啟那奸猾的性子,就算皈依佛門了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沈淩的案子剛結了,大理寺那邊就提審了曲福城。曲福城一口咬定,是太子命他做這貪汙之事,他貪汙來的銀錢,九成給了太子,自己就隻是留了一點以做鋪墊官途之用。不僅如此,還說了太子在三淮那邊吃喝嫖賭的諸多罪行。有的沒的,都說得十分真切,讓人聽著就好像事情正在發生一般。

皇上派了張忠全在一旁聽著,回頭兒這些話,自然都落在了皇上的耳中。大理寺提審像曲福城這樣的犯人,通常都不會立刻宣判,而是要將提審的筆錄記錄下來,交給皇上過目,由皇上裁決。

張忠全送上大理寺的折子之後,不到一個時辰,皇上便判了曲福城的死罪。但卻也不想要把這事情鬧得太大,所以沒給曲福城開什麼特例,仍舊是秋後問斬。

第二日一早兒,太子就上朝了。

皇上的意思是,太子靜了這一陣,已知己錯,以後一定會嚴格看管府中的奴才們。

一場風波,便因另一場風波戛然而止。看似十分突然,但朝中有思量的大臣們,卻是誰都明白這其中的幹係。那些個原本在太子和宸王之間搖擺不定、不知道選誰的大臣們,此時更是不敢表態了。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點,又回到了太子沒被軟禁之時的樣子。但一切,卻也還是有些許不同。

太子被軟禁的事兒,不可能像是沒發生過一樣。隻要太子一天沒座到皇位上去,便總有人記著他這被軟禁的恥辱,總有人覺得他位置不保。

宸王自打下朝之後,便在書桌上寫東西。容菀汐看到,那是一份寫有很多人名字的名單。宸王將這些名字全都寫完之後,又將一些名字,用朱砂筆劃掉……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23963/1512091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