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正說著話,就見一個禿頂的老頭兒拎著兩隻雞,從對麵走了過來。
薑澤宇微不可查地給方大勇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帶著另外兩個人退後。
雖然除了小北之外,他們三個人都穿得西裝革履,但是方大勇和黃令身上的那股子匪氣卻是掩飾不住的,農村的老人都沒見過世麵,萬一把人家嚇到就不好了。
“大爺,這是幹啥去啊?”薑澤宇走上前,十分禮貌地問了句。
禿頂老頭兒微微有些駝背,再加上手裏的兩隻雞比較肥,走道的時候眼睛一直看著腳底。
結果薑澤宇一開口,頓時嚇得他一個激靈:“啊!小夥子你說啥?”
“我是問,您這雞,是家養的嗎?”薑澤宇看出來這老頭兒的耳朵有點背,說話的時候,有意地抬高了嗓門。
薑澤宇雖然身高肩寬,不過長相還是很清秀的,身上一套名師裁剪的手工西服熨帖合身,給人一種清風和煦的印象。
禿頂老頭兒笑了笑,頗為自豪地說道:“那可不!這雞都是我兒子養的。”
“嘖嘖,長得可真肥啊。”薑澤宇搖頭嘖聲,讚不絕口道,“這比我們折奉縣的雞要好太多了,老大爺,你們平時都喂的啥啊?”
禿頂老頭兒本來還在咧嘴笑著,結果一聽薑澤宇問起了這個,額頭附近鬆弛的皮膚立刻皺到了一起。
“問這幹什麼?對了,你們是哪來的?想買雞找去村委會找幹部去。”老人說著,便要繞過薑澤宇離開。
在解放以前,他們小鳳村是整個縣裏最貧困的地方,鬧災荒的時候,甚至連樹皮都沒得啃。
為了生存,鄉親們隻能到周邊的村鎮討飯,在別人眼中,跟狗沒什麼兩樣。
在小鳳村,家裏生的是女娃子倒還好說,可以嫁出去,可要是男娃,連老婆都得挑別人剩下的歪瓜裂棗,以至於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小鳳村的出生人口反而是女孩多於男孩。
這種艱難的處境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就是年代,在當時的村支書崔永謀的提議下,小鳳村的農戶們紛紛開始棄農養雞。
終於,在經過了無數次失敗的品種改良後,小鳳村終於繁育出了具有極高經濟價值的品種“鳳凰雞”!
禿頂老頭兒經曆過那段艱苦的歲月,知道如今的富裕生活來之不易,所以就是被打死,他也不會告訴這夥一看就沒安好心的城裏人的。
當然,即便他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全都說出來,對方也得不到什麼。
因為鳳凰雞隻有在小鳳村本地生長,才能擁有肥美的特殊肉質,而且還有一味特別的飼料,具體配方隻有曆代的村支書有權知道,這是從崔永謀老支書那一代,就一直傳下來的規矩。
這些年來,其他縣市的商人們也偷偷地用市場上的鳳凰雞配種繁殖過,
但結果無一例外,產出的雞肉還不如普通的雞,完全沒有經濟價值。
見禿頂老頭兒口風很嚴,薑澤宇也不再多問,他這次來的目的是找崔立君,鳳凰雞的養殖方法也不急於在這一時弄清楚。
於是他話鋒一轉道:“老大爺,您別誤會,我們是來找人的,請問崔立君的家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