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顧清淵(1 / 2)

祭禮臨近,藍斯、羅蘊、龐泰和藍憲三個人出去散心遊玩終於返回了京城。才回來一天,他們就吃驚地發現,自己明明才離開了一個多月,京城的情勢居然已經快速變化,變得比走時還要熱鬧,還要風起雲湧了。

就在昨日,不知是被誰揭發,說白漫雪前些日子被陳齊二國擄走後又被放回,茲事體大,這畢竟事關南境安穩的大事草率不得,竟被搬上了朝堂。虧的柳上掌握先機查出外放謠言的人竟然是禮部尚書詹言,而背後真正的人自然不言而喻。而此時臨王與晉王之爭又掀了起來,其實近年來因為雙方實力相當,本已陷入了僵局,大麵上一直很安靜,雙方都沒什麼大的舉動。沒想到這一切不過是積而後發,隻需要小小的觸動,就立即了迭起的攻防戰。關豢倒台、趙啟被關、榮國公抄家……這一波接著一波,讓人有些應接不暇。

別的暫且不論,單說晉王請出的這十幾個老先生,那確實都是極有份量的,可以看得出數年來他禮敬文士的功夫確實沒有白費,積累了不少人脈。其中有一位多年居於京西靈台寺的顧清淵老先生,那才真是重中之重,平素無論皇室公卿,見他一麵都難,這次竟然也移動大駕,親自進了涼城,著實讓人對晉王的潛力刮目相看。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這位顧老先生進京之後,卻並沒有住進晉王特意為這些大儒們安排的書香園,反而住進了鎮國公府。

據某些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好像顧老先生離開靈台寺也是鎮國公府小侯爺親自帶了車轎去迎接的,而且住進鎮國公府後連一個人也沒有見過,即使是晉王也不例外。

不過顧清淵老先生到底是誰請的,他見過誰沒見過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他大學問家的身份,上了朝堂連夏帝也要禮遇有加,加之治學嚴謹,論據周全,沒有兩把刷子的人,就不要妄想跟他論辯。

如此一來,禮部實難抗衡,就算是一向輕狂疏禮的羅蘊,都能提前論斷臨王的敗局了。

最後這場朝堂論辯隻持續了三天便落下幃幕,臨王雖是嫡子,但德行有虧,縱容下屬在外亂放謠言,禮部尚書言語冒犯郡主,當場免職,因念其年老,準予致仕,不再深究。顧老先生言辭犀利,卻又句句抓住中心,朝堂一片混亂,唯在恭王安安靜靜地站在諸皇子中冷眼旁觀,一派寵辱不驚的風範,給不少原本不注意他的朝臣們留下了極佳的印象。

就這樣,在戶部和兵部換了首腦後沒過多久,禮部便成為了第三個換頭的部司。

當詹言顫著花白的頭發,將已戴了近二十年的官帽抖抖地從頭上摘下時,恭王瞟向了柳上,柳上的嘴角從始至終都帶著淡淡的弧度。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根本不知道在這件事裏,居然還有那位神色淡然的陸韶卿的存在。

兩日的晴天,並沒有帶來氣溫的升脯反而使無雲的清晨,顯得有些冷。城門剛剛打開沒有多久,守門的兵士們就見到一輛極為豪華的馬車,在約百名騎士的護送下急馳而來。

就算不認得馬車前鎮國公府的標牌,也知道來者不是一般人,所以為首的人趕緊招呼手下讓開路,躬著腰恭恭敬敬地讓這一行人大搖大擺地出了城。

因為早晨天氣有些冷,趕車人呼吸之間,一口一口吐著白氣,可是車廂內卻因為簾幕厚實,又有暖爐,所以並無多少寒意。

坐在車內的兩名乘客,一位年紀極老,一位還是青年,一位布衣布鞋,一位繡袍珠冠,老者閉目養神,青年一派氣定神閑。

“顧老先生,您要不要喝杯茶?”

老者眼也不睜,搖了搖頭。

過了一會兒,“顧老先生,你要不要嚐嚐這個薑糖?”

顧清淵老先生終於掀了掀眼皮,看了他一眼。白炎鈺笑著,拿著薑糖靠了過去:“這個很好吃的,是涼城特產。”

清方嚴謹的顧老先生,多年修習出來的氣質就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可偏偏這個小侯爺好像感覺不到這種氣質一樣。他一開始就把這位老先生當成一個普通人家的老頭,最多是在顧清淵於朝堂上駁得對方啞口無言,讓他很高興為自己的妹妹出了一口氣之後,把原有的印象修正成“一位很有本事的普通老頭”,別說他腦袋有病,他這個人就是不拘小節慣了,沒那麼多禮節。所以日常相處時,他仍以親昵為主,恭肅為輔,全然沒有半點疏遠客套。

顧清淵看著白炎鈺自由隨意,絲毫不端侯爺架子,是個很有趣的晚輩,顧清淵當然還是非常喜歡他的,隻不過素來的端謹風格,使這位老人家看起來一直淡淡的,此時對於青年遞到嘴邊的薑糖,他也仍是拒絕,沒什麼特別的表情。

顧清淵那蒼老的雙眸微微眯著,看向轎頂的流蘇,靜默了一段時間後,突然道:“侯爺,那件信物,老朽可以再看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