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黃巾退(1 / 2)

“渠帥高義!”

“不敢當不敢當,那就麻煩渠帥了。”

“渠帥放心,我等立即做好準備,絕不浪費渠帥美意。”

哼。

波才心中冷哼了一聲,心知肚明他這時候不站出來的話估計就是等到地老天荒都不會有人開口的,到時候恐怕還沒有開始撤退整個黃巾軍的人心都要先散了。

之前波才已經調集了一部分兵馬進入陳郡防守,除非官軍集結全部的力量猛攻,否則至少應該也能保持數月不失,眼下城外的黃巾軍數量已經下降到了四萬人,其中有近半數也就是兩萬人是直屬於波才的部隊,其餘都是各地大小渠帥們拉起來的義軍。

這些義軍並不是波才可以隨意調動得了的,因而波才也沒有太把他們放在眼裏,更加沒有期待這些人能起到什麼用處,眼下也隻當是廢物利用了。

“不必著急,雖然要撤軍,但卻也不可匆忙失措,這兩日做好準備的同時繼續如往日一樣攻營,莫要使那皇甫嵩察覺,兩日後即刻拔營西行,若能進入徐州,至少也可以暫時拖住官兵,令其不敢輕易追來,應該足以為我等奪得一絲發展空間。”

波才深知官軍的運動模式和他們黃巾軍的運動模式是不一樣的,即便是皇甫嵩如果想要率軍從一個州進入另一個州作戰,那麼至少也免不了向朝廷發出報告,朝廷同意了以後他才能前行。

否則的話哪怕皇甫嵩自己執意要墜入臨近州郡境內,可是當地的官府如果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的話,也是無法給那些官軍提供糧草的,而官軍又不可能像黃巾軍這樣就食當地,所以波才可以肯定,隻要他率軍跑起來的話,尤其是進入了隔壁州內,皇甫嵩絕對隻能跟在他後麵吃灰。

而四處逃竄避免和官軍打決戰,也曆來是這些亂軍和官軍戰鬥時的不二法門了,往往很容易在運動之中就抓到追趕而來的官軍破綻從而實現反戈一擊,朱儁就是其中典型。

眼下波才已經是確定下來必須要進行戰略轉移了,但是如何撤兵倒也有些講究,直接一哄而散的話,那不叫轉移,那叫潰敗,隻有在保持充足作戰能力的前提下,他們的轉移才有意義。

經過一段時間的商討,黃巾賊這邊已經確認了接下來的謀劃,並且為了掩蓋他們的想法還刻意向皇甫嵩大營發起了一輪猛攻,雖然依舊沒能攻下營地,但也對營中守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傷,而皇甫嵩也一如既往沒有出營反擊的跡象。

盡管這些黃巾賊以為自己已經安全了,殊不知他們此舉,或者說他們的目的此時在皇甫嵩眼中,已經可以說是暴露無遺了。

“這些黃巾賊想要逃了。”

當天夜裏,皇甫嵩就召集來了軍中諸將,上來就告訴了他們這麼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

“渠帥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