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才注意到守營的官軍意誌非常之堅定,似乎哪怕已經是麵臨必死之局了後都沒有逃跑的打算,其中還有一員大將趕往各處戰場,每當一麵寨牆陷入危機的時候,那大將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然後迅速解除危機。
是因為有將領督戰的緣故麼?總感覺這些官軍士氣之高好驚人呀。
波才心中有些疑惑,但更多的是感歎。
這就是皇甫嵩麾下直屬官軍的戰鬥力麼?果然是一隻強軍,還好我早就決定了要撤軍,否則的話光憑我手上這點兵力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打得贏他們的。
麵對這樣的兵馬,沒有個兩倍以上,甚至三四倍的兵力,恐怕是絕難力敵的,豫州境內有這樣一支官軍發展起來實在是太過於困難了,不如先前往別處劫掠一番增長一下實力再做定奪,不和官軍力戰看來確實是一個正確無比的選擇。
見到這個戰場的波才反倒是堅定了自己避戰轉移的念頭,不過正因為波才深知這時候絕不能真的和皇甫嵩打起來,所以哪怕在明明看見傷亡慘重的情況下還是嚴令手下黃巾賊繼續進攻。
因為這種時候反而絕對不能暴露自己兵力不足的事實,否則的話大難就都要臨頭了。
然而即便波才繼續向前線派出兵馬,也仍然絲毫無法取得對官軍的勝利,黃巾賊死傷慘重之後僅僅隻是在城寨外留下了更多的屍體了,雖然在戰鬥中寨牆數次易手,但是沒有一次能夠真正奪下來的,沒過多久就又被官軍複奪回去了,今日這一戰十分激烈,哪怕僅僅隻是打了一個白天就已經損失了超過十分之一的兵馬。
這種強度的戰鬥要是繼續下去,用不了多久手下的兵馬怕不是都要打空了,這種情況下正常來講下一天都肯定是無法繼續發起攻擊的了,波才此時心想難怪那些小渠帥對自己如此不滿。
他反複要求那些小渠帥在即便傷亡慘重的情況下仍然繼續發動進攻,不難想象此時那些人中間已經積累了相當之多的對自己的不滿。要是自己兵力損失嚴重,甚至於手下兵馬損失殆盡的話,這時候再帶著一群殘兵敗將去和那些小渠帥會和,會發生什麼事情波才不用想都可以肯定。
波才知道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也還好他已經做好了撤軍的準備了,雖然最後這一戰損失比較慘烈,但以他觀戰的結果來看,官軍的損失也挺大的,應該不比自己少多少,雖然算不上什麼傷筋動骨的,但短時間內也難以發起反擊了。
而這對於波才來說足夠了。
他本來就就沒有和官軍死拚到底的打算,這一戰雖然損失不小,但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假裝波才有和皇甫嵩一站到底的決心,但實際上打完之後,當天夜裏波才就馬上帶著這些兵馬連休息都沒有就連夜撤離了。
波才注意到守營的官軍意誌非常之堅定,似乎哪怕已經是麵臨必死之局了後都沒有逃跑的打算,其中還有一員大將趕往各處戰場,每當一麵寨牆陷入危機的時候,那大將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然後迅速解除危機。